過去兩年,雖然“去高精地圖”的風刮得轟轟烈烈,但真相是,幾乎每個高喊著“去高精地圖”的主機廠都在招聘高精地圖人才。
實際上,有圖商認為,車企真正想做的并不是“去高精地圖”,而是“去圖商”,即高精地圖還會繼續(xù)用,只不過,高精地圖不是由圖商提供,而是車企自己做。
當然了,有圖商認為,“去圖商”雖然是最符合車企利益的做法,但可能只是車企的一廂情愿。
去圖商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車企自研高精地圖;另一種則是把壓力全部給到車企的感知團隊/供應商,通過足夠強的感知算法來達到不依賴高精地圖的目的。
先說車企自研高精地圖。如果車企希望自己建圖,就需要自己申領資質。從搭建團隊、購買昂貴的測繪車輛,到長流程地申請資質,不僅耗時費錢費力,而且最終也不一定能申請下來資質。
“很多主機廠在申請甲級測繪資質,自然資源部很難會批準通過。畢竟這么多主機廠,給誰批準通過,不給誰批準通過,這些都十分難平衡?!?/p>
再看通過足夠強的感知算法來實現(xiàn)“不依賴高精地圖”的方式。當前,產業(yè)內宣稱能夠實現(xiàn)去高精地圖的車企,大部分采用的是“輕高精地圖”的解決方案,只有極少數宣稱真正去高精地圖的車企,至今也未能實現(xiàn)量產。
另外,政策上看,“根據自然資源部的1號文件,許多單位的數據是必須要上傳到有資質的合規(guī)的云上去的,特別敏感的數據是不能上傳到公有云之中的?!边@里的“有資質”、“合規(guī)”,指的是那目前僅存的19分之一中的“寥寥無幾”。車企依舊很難實現(xiàn)“去圖商”。
于是,目前的實際情況是,即便是提出要“去高精地圖”的部分車企,也沒有完全拋棄高精地圖,而是呈現(xiàn)出一種“有圖不用圖”的狀態(tài)。也就是在技術上可實現(xiàn)“無圖”,但實際應用中,車輛上路,如果是在有高精地圖范圍里,就使用高精地圖方案,在沒有高精地圖的范圍時,再采用去掉高精地圖的方案。
如此看來,去高精地圖,到底是噱頭還是趨勢?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zhàn)爭中,各家的戰(zhàn)況又如何了?答案盡在九章專題項目報告《“輕地圖”方案之下,主機廠與圖商的關系可能會更加緊密》中。
為確保分析報告的觀點或結論更具準確性,我們與多位深耕智駕行業(yè)的專家進行了交流探討,最終得出了這份報告。
本報告主要分為3大章節(jié):
- “去高精地圖”的原因與契機
- “重感知、輕地圖”方案分析
- ? 九章觀點
以下為部分報告內容截圖
報告詳細內容,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九章小助手,即可免費獲取報告PDF,如已添加,可回復“去高精地圖”報告即可獲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