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會(WAIC)產業(yè)發(fā)展主論壇上,百度創(chuàng)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zhí)行官李彥宏表示,隨著基礎模型的日益強大,開發(fā)應用也變得越來越簡單了,最簡單的就是智能體,這也是百度最看好的AI應用的發(fā)展方向。
觀點一:商業(yè)化的閉源模型才是最能“打”的
“2023年,國內出現了百模大戰(zhàn),造成了社會資源的絕大浪費,但也使得我們追趕世界上最先進的基礎模型能力得到建立?!崩顝┖晏寡?。自Chat GPT發(fā)布之后,兩年的時間恍如隔世,AI的發(fā)展已經顛覆了絕大多數人的認知。
談及開源與閉源之爭,李彥宏再次強調,商業(yè)化的閉源模型才是最能“打”的。同樣參數規(guī)模之下,閉源模型的能力比開源模型要更好,而如果開源模型想要能力追平閉源模型,那么它就需要有更大的參數,這就意味著推理成本會更高,反應速度會更慢。
“很多人拿開源模型來改款,以為這樣可以更好的服務自己的個性化的應用,殊不知這樣你就創(chuàng)造了一個孤本的模型,既無法從基礎模型的持續(xù)升級當中獲益,也沒辦法跟別人去共享算力。”李彥宏說道。
他也表示,開源模型在某些場景下是有它的獨特價值的,比如學術研究,或者說在教學領域,大家想要研究大模型的工作機制、形成理論,那么這個時候可能是有價值的。但在大多數應用場景中,開源模型并不合適。
觀點二:要避免掉入“超級應用陷阱”
“沒有應用,光有一個基礎模型,不管是開源還是閉源,一文不值。我從去年下半年開始講,大家不要卷模型了,要去卷應用。”李彥宏說道。他指出,基于基礎模型的應用,在各行各業(yè)各個領域都已經開始了逐步滲透。文心大模型日調用量在短短兩個月時間從2億提升到5億,調用量發(fā)生了這么大的變化,背后代表了來自用戶、來自市場的真實需求,“是有人在用,是有人真的從大模型當中獲益了,得到了價值”。
比如在快遞領域讓大模型幫助處理訂單,做到了一張圖、一句話寄快遞,不再需要其他的繁瑣流程,時間從3分多鐘縮短到19秒,而且90%以上的售后問題也都是由大模型來解決,效率提升非常明顯。再比如代碼生成,也在各個領域逐步滲透,僅是百度內部就有30%左右的代碼已經是用AI生成的,代碼的采用率超過了44%。
不過,李彥宏強調,要避免掉入“超級應用陷阱”,覺得一定要出現一個10億DAU的APP才叫成功,這是移動時代的思維邏輯。AI時代,規(guī)律可能不是這樣的,“超級能干”的應用比只看DAU的“超級應用”更重要,只要對產業(yè)、對應用場景能產生大的增益,整體價值就比移動互聯網要大多了。
觀點三:智能體是最好的AI應用發(fā)展方向
“隨著基礎模型的日益強大,開發(fā)應用也越來越簡單了,最簡單的就是智能體,這也是我們最看好的AI應用的發(fā)展方向。”李彥宏表示。他認為,制作一個好的智能體,通常并不需要編碼,只要把智能體的工作流說清楚,再配上專有的知識庫,一般就是一個很有價值的智能體了,這比互聯網時代制作一個網頁還要簡單。
李彥宏判斷,未來,在醫(yī)療、金融、教育、制造、交通、農業(yè)等領域,都會依據自己的場景、自己特有的經驗、規(guī)則、數據等,做出各種各樣的智能體,將來會有數以百萬量級的智能體出現,形成龐大的智能體生態(tài),而搜索則是智能體分發(fā)的最大入口。
比如,在剛剛過去的高考中很多大模型公司熱衷于去寫高考作文。實際上,用AI寫作文的實用價值不大,真正有價值的地方在于通過一個智能體來幫助考生報志愿、選學校、選專業(yè)。每一個考生的情況又是不一樣的,這個時候需要有一個智能體來回答每一個考生專有的問題。據李彥宏透露,在高峰時期,百度的高考智能體每天要回答超過200萬個考生的問題。
觀點四:AI不是人類的競爭對手
“AI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各行各業(yè)滲透,很多人擔心,如果我們日常的工作都讓AI去做了,人是不是就沒有工作機會了?這種擔心不是沒有道理,但是過去這段時間我聽到的擔心,聽到的抱怨很多,聽到的建設性的意見比較少,很少有人去致力于發(fā)掘生成式AI帶來的新的工作機會?!崩顝┖晏岬健?/p>
他認為,一方面在此輪人工智能浪潮中,AI更多地是在扮演“Co-polite(副駕駛)”的角色,還是要人來把關,它只是輔助人工作,而不是替代人工作,它能讓人的工作效率更高,質量更好;另一方面,AI還帶來了更多全新的工作機會,比如數據標注師、提示詞工程師等。據悉,過去幾年,百度已在全國20多個城市落地了數據標注中心,提供了大量的新的就業(yè)崗位。
自人類文明誕生以來,永不停止的創(chuàng)新,就是刻在我們DNA當中的,從石器時代的手斧到移動時代的手機,再到AI時代的大模型,人類不斷創(chuàng)造各種工具來改善生活,來提高生產力,但是他們永遠只是工具,只有在被人類所使用的時候才有價值。
“我們堅定地相信 AI不是人類的競爭對手,我們構建和應用人工智能技術是為了滿足人的需求,增強人的能力,讓人類的生活更美好。”李彥宏說道。
作者丨宋婧編輯丨趙晨美編丨馬利亞監(jiān)制丨連曉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