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語:NFC 應用之所以這么久都得不到普及,場景化是根本問題,即使 Apple Pay 進來,這個問題也不是短時間可以解決的,但加快這一進程就是對市場最大的利好,如果不是財大氣粗的企業(yè),或者找不好切入點(倒是一些跟應用場景直接相關的商機可以挖一挖),過早加入 NFC 市場可能熬不過前面這段市場培育期,謹慎還是要的……
近日,萬眾期待的 Apple Pay(蘋果支付)在時隔半年之后姍姍來遲,登陸中國市場,隨即引發(fā)了蘋果用戶嘗鮮熱潮。但是昨天一天,用戶們對 Apple Pay 的熱情就迅速轉化為了吐槽,紛紛在微博、微信朋友圈抱怨綁卡不成功或者商戶不支持。同時 Apple Pay 也使得沉寂許久的 NFC 支付成為大家關注的熱點。有行業(yè)人士指出,NFC 產業(yè)鏈過長,各方建設成本很高,在現(xiàn)在前景不明的情況下,大規(guī)模的投入很有可能打水漂。
NFC 產業(yè)分食者眾多 一場談判談十年
NFC 是近場通信(Near Field Communication)的簡稱,是一種短距高頻的無線電技術,由非接觸式射頻識別(RFID)技術演變而來。NFC 其實已經廣泛存在于人們的日常生活之中,比如乘公交車、坐地鐵數(shù)卡,在辦公區(qū)刷門禁卡等等。NFC 技術本來由半導體、芯片企業(yè)主導,后來手機硬件廠商、通信運營商、銀行銀聯(lián)、第三方支付公司等介入該產業(yè)后,一方面將 NFC 技術的功能拓展到了通信、支付等領域,另一方面也將產業(yè)鏈拉長,使得各方利益難以平衡,直接阻礙了行業(yè)的發(fā)展。
一位資深通信行業(yè)從業(yè)人士介紹,在 2005 年前后,以中移動為首的三大運營商與銀行、銀聯(lián)就開始坐下來談 NFC 技術的應用。通信運營方這邊當時希望借鑒日本 NFC 應用模式,即手機號碼自動成為用戶的支付賬戶,方便用戶用手機支付,拿著手機去便利店就可以“刷手機”買東西。但是這一設想遭到了銀行、銀聯(lián)的極力反對,他們認為那樣的話通信運營商就干了很多銀行的活。該人士透露,運營商與銀行兩方的談判陸陸續(xù)續(xù)談了快十年。后來中移動通過直接入股浦發(fā)銀行,并且申請第三方支付牌照等手段來推動 NFC 技術普及,但都無疾而終。因為在這個過程中談判桌上又多了手機硬件廠商、線下商戶等產業(yè)鏈參與者。
國內手機廠商紛紛棄用 NFC 蘋果逆勢而行
在通信運營商和銀行、銀聯(lián)曠日持久的談判扯皮之后,近些年來手機廠商一度接棒,成為 NFC 技術的熱衷者,不過該熱度也很快退去。去年 7 月份,在魅族旗艦機型 MX5 的發(fā)布會上,魅族公司 CEO 白永祥宣布魅族 MX5 的 mTouch 指紋識別,除了最常用的解鎖外,其與支付寶錢包已經實現(xiàn)打通,可以直接用指紋加密進行支付寶支付了,無需輸入多次密碼。而就在一年之前,魅族在發(fā)布上一代旗艦機型 MX4pro 時曾經極力推廣 NFC 支付。與魅族做出同樣選擇的是小米,其在新推出的機型當中已經不再具備 NFC 技術。
而與國內手機廠商相反的是,此前一直不支持 NFC 技術的蘋果在去年三季度發(fā)布 iPhone 6 的同時宣布推出 Apple Pay。不過有消息人士透露,蘋果當時將中國列為 Apple Pay 的第一批準入市場,不過正式沒有搞定 NFC 產業(yè)鏈上的銀行、銀聯(lián)、商戶等,導致延遲了半年多的時間。NFC 業(yè)內人士表示,NFC 上游是復雜的芯片供應商,在中游手機廠商需要面對上游供應商的合作,同時需要跟銀行、商戶和手機消費者的多重關系進行整合。
蘋果大規(guī)模押寶 NFC 支付 前途未卜
蘋果逆市而為,押寶 NFC 支付,不過在美國和英國兩大市場都遇冷,美國甚至出現(xiàn)大型連鎖零售商在鋪設 Apple Pay 設備完畢之后又喊停下線,理由是設備鋪設需要花費巨額的 IT 建設成本。
資深 IT 行業(yè)觀察人士劉步塵提醒,在蘋果在中國市場上線 Apple Pay 之后,NFC 產業(yè)鏈上的參與者要控制好投資,因為蘋果在中國的名頭很響,在 NFC 支付前景不明朗,甚至已經被證明前途暗淡的情況下,大規(guī)模投資 NFC 很有可能打水漂。某第三方支付公司人士也指出,蘋果憑借其強大的粉絲效應可能會帶火 Apple Pay,但是對于移動支付來說,NFC 技術已經落后,不是主流手段,加上 NFC 產業(yè)鏈過長,各方利益難以協(xié)調,直接影響用戶體驗,消費場景難以拓展,所以各方對基于 NFC 技術的支付產品都抱著謹慎態(tài)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