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 相關推薦
申請入駐 產業(yè)圖譜

盤點國產自主CPU公司,除了兆芯/海光/龍芯還有誰?

2018/06/03
325
加入交流群
掃碼加入
獲取工程師必備禮包
參與熱點資訊討論

?

上個月中旬中央國家機關發(fā)布了“2018-2019 年信息類及空調協(xié)議供貨的征求意見”,包含打印機、計算機(臺機和筆記本)、空調、交換機服務器五類產品。其中,服務器產品的技術要求引人注目。

本次增設服務器品種有三類,并非是傳統(tǒng)的機架、刀片、塔式之分別,而是三款國產芯片;龍芯、飛騰、申威。

有媒體采訪了龍芯中科胡偉武,他表示:“這體現了國家對國產芯片有著大力的支持,既然國家層面列出了這個采購名錄,說明與國產芯片相配套的服務器產品已經準備好了,你不可能說沒有米就煮飯吧?”

那么關于 CPU,國內都有哪些身影呢?下面與非網小編給大伙一一盤點。

兆芯

兆芯全名為上海兆芯集成電路有限公司,是國內少數具有 x86?CPU 設計能力的公司。其最早技術來源于中國臺灣威盛。威盛是世界上除了英特爾,AMD 之外的第三家具有 x86 正式授權的設計公司,有中國臺灣英特爾之稱。2013 年威盛與上海市國資委合資成立兆芯,僅兩三年后采用威盛的技術的兆芯 x86 處理器就已小批量應用在了聯想等臺式 PC 上,可以完全兼容 windows 操作系統(tǒng)。如今兆芯已經國有化,雖然 CPU 性能還不如一線的英特爾 AMD,比如運行大型游戲吃力,但已經可以駕馭 office 等普通軟件,以后黨政軍系統(tǒng)的辦公 PC 很可能被兆芯 CPU 壟斷。

在 5 月初舉辦的第十一屆中國國際國防電子展覽會(CIDEX?2018)上,上海兆芯集成電路有限公司在展會期間發(fā)布了開勝 KH-S20000 安全增強型處理器,并攜公司自主研發(fā)的國產 x86 解決方案、配套主板以及多款軍工整機亮相展覽會,吸引了大批業(yè)內人士和觀眾的關注。可見兆芯最近在軍工方面有著自己一塊市場。

關于兆芯的詳細身世介紹可以瀏覽《中國芯勢力︱揭開上海兆芯身世 / 產品 / 未來三大謎團,國產 CPU 只能吃“官家飯”?》

海光

海光全名為海光集成電路設計有限公司,中方股東為天津海光(控股),而天津海光則由 A 股上市公司中科曙光參股,因此也有強烈的國資意味。公司外方股東為 AMD,也理所當然的具有 x86 架構的技術授權。公司成立于 2016 年 3 月,是一家新興處理設計公司,目前還沒有可應用的產品。和兆芯略有不同,海光雖然也是 x86 處理器,但未來的業(yè)務定位更高端,為國內的服務器領域。

海光經常會和兆芯一起比較,有媒體得出的結論是:海光和兆芯頗具相似之處,都屬于國家重點扶持企業(yè),壓根不差錢。而且都屬于 X86?CPU,能跑 Windows,就現階段來說,從安全性、自主可控方面來說,兩者都是有瑕疵——海光的國產 X86 芯片,內核是源自 AMD 的 Zen;兆芯的國產 X86 芯片,其實是 VIA 的馬甲。

那兩者企業(yè)能否在國有天量資金的扶持下,實現高鐵模式的消化吸收再創(chuàng)新呢?

龍芯

龍芯 CPU 由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所龍芯課題組研制,由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所授權的北京神州龍芯集成電路設計公司研發(fā)。龍芯中科技術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于 2010 年。

龍芯系列 CPU 包括面向行業(yè)應用的專用小 CPU,面向工控和終端類應用的中 CPU,以及面向桌面與服務器類應用的大 CPU。

龍芯成功包攬了我國三項 CPU 界的“首款”稱號,我國首款通用 CPU(龍芯 1 號)、我國首款 64 位通用 CPU(龍芯 2B)、我國首款四核 CPU(龍芯 3A)。

關于龍芯產品詳細的發(fā)展史,可以參考《國產處理器(二)自主研發(fā)很光鮮,龍芯 / 申威為啥卻賣不出去?》

相關閱讀《與龍芯有說不盡的“緣”,胡偉武的長征還在路上》。

君正

君正和龍芯同屬于 MIPS 陣營,與龍芯著力于桌面 PC 處理器不同,北京君正是國內較早專注于可穿戴、物聯網領域的本土 IC 設計公司之一。由于嵌入式芯片的軟件一般按需求定制。這導致在智能可穿戴市場,相當一部分可穿戴產品和應用軟件具有專用性,軟件生態(tài)鏈相對較短,加上應用需求的多樣化,因此不能用一套通用方案來滿足所有人的要求,所以在這個領域沒有某個廠商可以實現壟斷。因此,在智能穿戴市場不容易出現 PC 和移動手機市場那樣被 x86 與 ARM 架構壟斷的情況。

智能穿戴芯片和物聯網芯片對性能要求不高,大部分應用場景更關注低功耗、廉價和尺寸等因素,君正的產品完全滿足性能要求,x86 處理器不可能應用于該領域,ARM 陣營 IC 設計公司受制于相對較高的授權費,在芯片產量較小的情況下,并不具備價格上的競爭力。君正擁有十多年的芯片設計經驗和技術積累,其最大的特點就是具有較高的性能功耗比。國內第一批上市的智能手表包括果殼的第一代智能手表、土曼一代、土曼二代智能手表等都采用了君正的方案。

中晟宏芯

藍色巨人 IBM 的 Power 架構一直是高性能的代言。IBM 于 2013 年聯合 NVIDIA 等公司成立 OpenPower 開放聯盟,其他公司也可以獲得 Power 架構授權。此后還推動成立了中國 POWER 技術產業(yè)生態(tài)聯盟,與多家中國公司簽署了授權協(xié)議,中晟宏芯就是其中的一家。中晟宏芯成立于 2013 年,相信宏芯能用若干年的時間實現技術的消化吸收和推陳出新。

中天微

中天微系統(tǒng)有限公司位于杭州,主要團隊來源于浙大。公司產品為面向嵌入式低功耗領域的 32 位 CPU,應用領域有工業(yè)測控,IC 卡,安防監(jiān)控等。雖然定位看上去不如其他國產 CPU 公司那么高大上,卻著實是成功的公司。其 CPU 雖然只有 32 位,偏低端,但卻是自主指令集。和其他尚無產品的公司相比,中天已經有大規(guī)模的量產應用。并且,中天采用了類似 ARM 授權的模式,向其他公司直接授權設計生產其 SOC 架構。

在 4 月 20 日,阿里巴巴集團宣布,全資收購中天微,收購金額暫未透露。

背后資本的中天微,能否起勢,還得靠時間去檢驗。

申威

申威處理器簡稱“SW?處理器”,源自于?DEC?的?Alpha?21164,采用基于?RISC?的自主指令集,Alpha?架構,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其研制得到國家“核高基”專項資金支持,其產品有單核?SW-1、雙核?SW-2、四核主頻?SW-410、十六核?SW-1600、SW-1610?等,?SW1600?運用到我國公開面世的首臺采用自主研發(fā)生產處理器的“神威藍光”超級計算機上,達到每秒千萬億次浮點運算能力;SW-1600、SW-1610?突破了我國自主設計?CPU 頻率?1.5GHz?的界限。?申威處理器多應用在高性能桌面及國產服務器上。

?

飛騰

據官網介紹,飛騰公司主要致力于高性能、低功耗集成電路芯片的設計、生產、銷售與服務,為用戶提供安全可靠、高性能、低功耗的 CPU、ASIC、SoC 等芯片產品、IP 產品以及基于這些產品的系統(tǒng)級解決方案。

起初飛騰大火的原因,是因為它設計出的代號為“火星”(Mars)的 CUP 芯片,這是世界上第一款基于 ARM 架構的 64 核 CPU,這款 ARM 陣營最強大的 CPU 居然是由一個低調的中國團隊設計出來的,無論如何在業(yè)界都是爆炸性新聞;第二個原因是,作為第二家受邀站上 HotChips 舞臺的中國 CPU 團隊——第一家是 2008 年的龍芯,飛騰代表的是這七年里整個中國通用 CPU 芯片的進展。

早在上世紀 90 年代末,懷揣著“為國造芯”的夢想,飛騰組建團隊開啟了“中國芯”研發(fā)的征程。到 2006 年,飛騰團隊研制成功了兩代國產 CPU,在關鍵領域實現了規(guī)模化應用。“十一五”期間,在國家?“核高基”科技重大專項的支持下,以?FT-1000/FT-1000A 和 FT1500 為代表的第三代飛騰 CPU 走向商業(yè)應用。第三代飛騰 CPU 使用的是 SPARC 指令集架構,但 SPARC 孱弱的生態(tài)系統(tǒng)無法支撐飛騰 CPU 的大規(guī)模商用,飛騰真正進入跨越式的騰飛,是開始于第四代飛騰 CPU 的問世,即兼容 ARM 指令集研發(fā)的 FT-1500A 和 FT-2000 系列 CPU。

直到 2011 年,飛騰堅定地轉向 ARM。飛騰轉向 ARM 體系后,研發(fā)團隊迅速擴大,研發(fā)速度、芯片性能及生態(tài)建設得到明顯提升,7 年不到的時間里,先后推出了 FT-1500A、FT-2000、FT-2000+等一系列高性能 CPU 產品,聯合了 400 多家企業(yè)構建了以飛騰 CPU 為核心的全自主生態(tài)系統(tǒng)。

華為海思

這個公司大家一定非常熟悉,那就稍微簡單介紹一下。

華為海思目前是我國技術最強大的芯片開發(fā)商之一。華為的麒麟芯片在性能上與高通、三星這些領先的芯片企業(yè)處于一個水平。同時華為目前也是國內四大服務器提供商之一,華為、聯想、浪潮等國產服務器企業(yè)占有中國服務器市場的份額已經超過 65%。華為在幾年前便已經購買了 ARM 指令集架構授權,開始研發(fā)自有的處理器核,主攻服務器市場。

展訊

除華為之外,展訊是另一家國內手機芯片的翹楚。2016 年展訊的芯片出貨達到 67000 萬套,2017 年 6 月宣布成功研發(fā)其自主的 ARM 架構處理器,展訊宣稱在 SC9850?4 核(Cortex-A7)芯片同樣大的面積上實現了 6 核的設計,功耗和性能都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調配,標志著展訊成為了除蘋果、三星兩家智能手機廠商之外(三星和蘋果的自主芯片主要都是自用),繼高通之后,第二家擁有自主 ARM?CPU 關鍵技術的手機芯片廠商。

展訊詳細發(fā)展史,請點擊《從低迷到三巨頭之一,展訊靠的是“玩命”的堅守?》

華芯通

2016 年,高通與中國貴州政府合資在華成立了一家芯片公司——華芯通半導體,旨在專門為中國市場設計與開發(fā)服務器專用芯片的公司。華芯通已獲 ARM?v8-A 架構授權,并表示中國成為全球第二大數據中心市場,該授權將幫助華芯通半導體在快速擴張的中國服務器市場推出先進服務器芯片組技術,幫助中國企業(yè)在本土市場提供基于 ARM 的服務器技術,從而推動高效服務器解決方案的大規(guī)模部署。

北大眾志

北京北大眾志微系統(tǒng)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是北京大學微處理器研究開發(fā)中心的產業(yè)化衍生,成立于 2002 年 11 月。

國內最早研發(fā)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微處理器,自主定義了 RISC 類型的 UniCore?指令系統(tǒng)體系結構標準,采用裝入 / 存儲形式的通用寄存器結構。1999 年 12 月 30 日,推出了國內第一套支持微處理器正向設計的開發(fā)平臺及 16 位定點微處理器 UniCore16 原型系統(tǒng),實現了國內?CPU“零”的突破。目前指令系統(tǒng)包括?16 位、32?位、64?位定點指令系統(tǒng) UniCore16、UniCore32、UniCore64,以及 64 位浮點指令系統(tǒng) UniCore-F64 和多媒體指令系統(tǒng)?UniCore2D/3D,具有高性能、高代碼密度、低功耗和實時性等特點。

上面關于北大眾志的資料還停留在 2015 年,與非網小編想要在官網搜索點消息,奈何官網處于無法正常訪問狀態(tài)。

與非網原創(chuàng)內容,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飛騰

飛騰

飛騰公司致力于飛騰系列國產高性能、低功耗通用計算微處理器的設計研發(fā)和產業(yè)化推廣,同時聯合眾多國產軟硬件生態(tài)廠商,提供基于國際主流技術標準、中國自主先進的全國產信息系統(tǒng)整體解決方案,支撐國家信息安全和重要工業(yè)安全。

飛騰公司致力于飛騰系列國產高性能、低功耗通用計算微處理器的設計研發(fā)和產業(yè)化推廣,同時聯合眾多國產軟硬件生態(tài)廠商,提供基于國際主流技術標準、中國自主先進的全國產信息系統(tǒng)整體解決方案,支撐國家信息安全和重要工業(yè)安全。收起

查看更多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