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 相關推薦
申請入駐 產業(yè)圖譜

人生一大錯覺:英特爾不行了

2018/08/24
37
加入交流群
掃碼加入
獲取工程師必備禮包
參與熱點資訊討論

 

不到一年時間,英特爾被曝出三次芯片漏洞事件;IC Insights 發(fā)布的 2018 年上半年全球半導體公司排行榜中,英特爾依舊排第二;10nm 工藝制程一拖再拖……
 
這兩年英特爾所受的輿論壓力堪比這些年擠的牙膏數量,那么問題來了,“知天命”的英特爾是不是真的失去了半導體產業(yè)的領導力,是不是真的不行了?昨天,英特爾中國研究院院長宋繼強博士接受了 TechSugar 等媒體的采訪,并給出了很多鏗鏘有力的回應。
 
英特爾中國研究院院長 宋繼強  
 
請不要叫我處理器公司
英特爾已經不止一次地說自己其實是一家以數據為中心的公司,因為數據本身就像病毒一樣,能夠迅速地席卷到人們生活中。宋繼強在 8 月 22 日舉辦的南京 CCIC 集成電路技術達摩論壇中就給出一張極其誘人的數據表(如下)。
 
 
宋繼強表示:“這些數據會讓英特爾產生很多新的價值,作為 IT 產業(yè)基礎的芯片行業(yè),將會為數據時代提供最好的支撐。”
 
比如在人工智能領域,這是一個由算力大爆炸而掀起第三次浪潮的產業(yè)。對于這個產業(yè),英特爾在芯片端有著自己的算力構想:“對于 AI 下一步發(fā)展,單一芯片是遠遠不能滿足該趨勢的,不管你是 GPU、CPU 或者 FPGA。”就算像 NVIDIA 這樣的 GPU 公司,其實也僅僅處于視覺處理的階段,也就是宋繼強口中的人工智能感知層領域。而未來人工智能不僅僅是靠傳統(tǒng)的視覺、聽覺來觀察一些東西,產業(yè)更需要的是認知和理解,也就是推理能力。
 
因此,英特爾的 LOIHI 神經擬態(tài)計算應運而生。據資料顯示,這是首個可以自主學習的芯片。神經擬態(tài)計算不是馮·諾依曼體系結構上的計算——存儲體系:CPU 主要負責運算,而取得的指令在存儲序列,數據也在存儲序列。任何的計算過程都是取指令、數據、算出來的結果又存在內存里,這是標準的計算架構。
 
宋繼強博士還高舉了一下異構“旗幟“——“混搭”(Mix&Match)。其想法是可以將不同的硅片(混合匹配)組合到一起,甚至不需要在同一工廠生產、或基于相同的工藝節(jié)點打造,讓它們在一個通用的接口下進行通信。對于最終的效果,宋繼強表示:“我們能在手機或者移動終端的功耗下,給你 PC 級的計算能力。”
 
 
工藝制程厚積而薄發(fā)
這個月,臺積電剛公布了 3nm 制程工藝計劃,目前臺南園區(qū)的 3nm 晶圓工廠已經通過了環(huán)評初審,臺積電計劃投資 6000 億新臺幣(約為 194 億美元),2020 年開始建廠,2021 年完成設備安裝,預計最快 2022 年底到 2023 年初投產,3nm 廠完成后預計雇用員工達四千人。
 
這種數字游戲下,三星也不服氣,在幾個月前就宣傳起了自己的 3nm 規(guī)劃。
 
而另一個公司就顯得很尷尬,那就是英特爾。去年 9 月份的“英特爾精尖制造日”上,才秀出自己的 10nm 工藝技術,并表示不屑去參與這種數字游戲。本次采訪,宋繼強給出了英特爾工藝制程的規(guī)劃日期:“明年我們能夠量產 10nm 芯片,并在明年年底便有 10nm 主流芯片的計算機系統(tǒng)上市出售。”
 
不僅如此,宋繼強還表現出了下一代工藝節(jié)點發(fā)展的信心:“我們在 10nm 節(jié)點積累了很多的經驗,在 7nm 工藝可以直接使用,在功耗、密度、性能可控性和日程的預測上,我們都有更大的信心,所以 7nm 工藝將會來得更為順利。”
 
PC 不是你想玩,想玩就能玩
作為 ARM 生態(tài)的主力,高通驍龍?zhí)幚砥饕呀浲M PC 筆記本行列。前幾日,ARM 還對外界公布了一份關于 CPU 規(guī)劃的路線圖。從 ARM 公布出的路線圖中我們可以看到,在 2019 年他們將推出基于 7nm 工藝代號為 Deimos 的處理器架構,并在一年之后正式發(fā)布 5nm 工藝代號為 Hercules 的處理器架構,而且他們宣稱到了 2020 年自己的芯片將會比 2016 年推出的 16nm A73 在核心計算能力上提升 2.5 倍。
 
 
在英特爾的傳統(tǒng) PC 行業(yè)里,ARM 誓要搶食。而這一現象,英特爾看在眼里,卻似乎并未從心里感到“受傷”。宋繼強認為:“在傳統(tǒng) PC 領域,英特爾一直沒有停止創(chuàng)新,具體芯片來講,i5、i7、i9,一直在快速的推出,最新推出的 8 代酷睿的性能也非常高。接下來,我們還會加入更強的圖形的功能,因為游戲行業(yè)非常需要這些。”
 
對于一個開放的 PC 市場,AMD、ARM 可以隨時進入,中國芯片廠商也可以來與英特爾搶食。但和 CPU 行業(yè)的老江湖英特爾比,這些玩家顯然把這個傳統(tǒng) PC 行業(yè)想的太簡單。
 
宋繼強表示:“出一款 CPU 僅僅是個開始,后期你還要面對很多挑戰(zhàn),比如跟 OEM 廠商配合,你需要優(yōu)秀的主板來搭配,軟件層還要是配好,還要完美支撐 Windows 和 Google。這樣才能分一杯羹。”
 
不僅如此,宋繼強還暢想了英特爾在 PC 上的大躍進:“英特爾會繼續(xù)往前沖,到 2020 年,我們 PC 里面不光是 CPU 加嵌入顯卡,我們還有獨立顯卡的產品,還會有更多意想不到的新產品誕生。像支持一些 PC 的衍生產品,比如說數字標牌、IOT 領域很多小型化的 PC 板。IoT 領域對英特爾來說,終端所能玩出的花樣就非常多。未來智能零售,智能家居都可以用 PC 作為主航線。”
 
最后我們再看一個數據,根據 IC Insights 幾個月前的報告顯示,半導體行業(yè)在 2017 年研發(fā)投入共 340 億美元,而英特爾的研發(fā)投入則超過 130 億美元,比排在后面的五個競爭對手高通、博通、三星、東芝和臺積電加起來還要多。所謂富二代不可怕,就怕富二代比你還努力。
 
英特爾

英特爾

英特爾在云計算、數據中心、物聯(lián)網和電腦解決方案方面的創(chuàng)新,為我們所生活的智能互連的數字世界提供支持。

英特爾在云計算、數據中心、物聯(lián)網和電腦解決方案方面的創(chuàng)新,為我們所生活的智能互連的數字世界提供支持。收起

查看更多

相關推薦

登錄即可解鎖
  • 海量技術文章
  • 設計資源下載
  • 產業(yè)鏈客戶資源
  • 寫文章/發(fā)需求
立即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