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戀愛要趁早”
這是趙同學在畢業(yè)之際,深思過后留給學弟學妹們的真切忠告。
來自 XX 大學自動化專業(yè)的趙同學(由于某種原因,本文略去受訪者姓名和學校),饒有興趣的跟我講述著不久前剛結束的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其隊伍“電賽沖沖沖”在五萬多人、一萬多組來自全國各大高校的參賽隊伍中突出重圍,斬獲國家一等獎。
參賽作品
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一覽
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是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工業(yè)和信息化部人事教育司共同發(fā)起的大學生學科競賽之一,也是目前中國規(guī)模最大、參賽范圍最廣、極具影響力的針對在校本??拼髮W生的電子設計競賽。
電賽安排在單數年的 8 月或 9 月舉行,競賽以賽區(qū)為單位統一組織報名、競賽、評審和評獎工作,鼓勵設有信息與電子學科及相關專業(yè)或已開展電子設計科技活動的高等學校,積極組織學生參加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
學生自愿組合,三人一隊,由所在學校統一向賽區(qū)組委會報名,參賽隊數由學校自行確定。同時,為鼓勵不同類型的高校和不同專業(yè)或專業(yè)方向的學生都能參加競賽,全國競賽專家組根據命題原則,將統一編制若干個競賽題目,分為“本科組”和“高職高專組”,供參賽學生選用。
TI 杯 2019 年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吸引了來自全國 29 個省市賽區(qū)的 1,109 所院校報名參加,共計 17,313 支參賽隊伍,報名學生人數高達近 52,000 人。2019 年電賽仍然采用了“一次競賽,兩級評獎”的規(guī)則,分為“賽區(qū)獎”和“全國獎”兩種形式。各賽區(qū)競賽組委會在競賽結束后需要將本賽區(qū)優(yōu)秀參賽隊的設計報告及有關材料報送至全國競賽組委會,最終由全國競賽組委會及專家組通過復測、綜合測評等評審環(huán)節(jié),評選出全國競賽的一、二等獎。
趙同學 參賽歷程 & 未來規(guī)劃
“電賽沖沖沖”團隊選擇參賽題目是本科組(F 題)——“紙張計數顯示裝置”,要求設計并制作紙張計數顯示裝置,通過一個測量鍵,把固定好的紙張在一定的時間內進行準確測量,同時在測量過程中不能人為給予任何交互暗示。團隊三人分工合作,趙同學負責項目中的硬件電路的設計和調試,信號收集和處理等部分。
本科組(F 題)——“紙張計數顯示裝置”任務
趙同學和他的隊友們一路從學校到省賽,再到決賽,整個過程歷時 5 個多月。我透過網絡試圖去捕捉其中的亮點和感悟,可三兩行千字斷然描繪不出其中細節(jié)之一二,艱辛之一二。
?
stc51 單片機控制的簡易電子秤
對于賽前對自身成績的預期,趙同學表示取得這樣的成績在意料之中,指導老師的優(yōu)秀、團隊自身經驗以及學校往屆團隊所取得的成績,構成了趙同學自信的來源。對于產品本身的優(yōu)勢和特點,趙同學繼續(xù)說道,整個產品只用了 3 個芯片,自制傳感器,3.6V 單電源供電,功耗做到非常低,這也是其最大的特點和優(yōu)勢所在。
stm8 控制的電源電壓測試顯示裝置
在備賽過程中,趙同學還體會到,除了要團隊配合默契、隊員各司其職之外,理論知識與實際操作存在的區(qū)別、實踐中的器件選取以及存在的各種細節(jié)等都是影響產品穩(wěn)定性和性能的因素所在。理論知識的活學活用和參賽經驗的累積都至關重要。
談到對于未來的規(guī)劃,趙同學目前正在準備考研復習,對于專業(yè)對口的研發(fā)崗,趙同學表示本科學歷局限性太大,很多崗位有學歷門檻,因此打算報考模式識別、圖像識別方向的碩士研究生,為后面的工作機會提升競爭力。
對于如何平衡參賽和考研備考兩者的關系,趙同學表達出了少有的矛盾,參賽占用備考時間與有助于考研復試兩者之間始終是一個難以抉擇的問題,每個人只能根據自身實際情況作以取舍,為自己接下來的前途和命運尋求新的平衡點。
在這段由網絡支撐起來的通道里,我們得以通過 40 多分鐘的交流,去探尋一位遠隔千里的大學生的生活片段。通過一次競賽,去展現其個人和“理工男”這個標簽的色彩;通過交流心得,來還原當代大學生的追求和感悟。
就像趙同學說的:“著眼當下,認準方向和目標,然后義無反顧的去努力、去追求,剩下的交給命運就好?!?/p>
對呀,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