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 相關推薦
申請入駐 產業(yè)圖譜

再生晶圓,半導體概念還是環(huán)保概念?

2020/09/23
389
加入交流群
掃碼加入
獲取工程師必備禮包
參與熱點資訊討論

再生晶圓這個話題,其實當時滬硅產業(yè)上市的時候,就想聊一聊。

當時滬硅產業(yè) IPO 的時候,招股書里曾披露過幾個關于 12 英寸大硅片的信息,其中一個就是關于硅片價格的:

?

眾所周知,就跟買燒餅一樣,硅片當然也是越大越貴。然而滬硅產業(yè)的 300mm(12 英寸)硅片居然賣的比 200mm(8 英寸)都便宜,這不是一個正?,F象。

業(yè)內人士當時就一針見血指出,滬硅產業(yè)出貨的 12 英寸大硅片當中,因為產品性能等各方面原因,有一大部分還是 Dummy Wafer,晶圓廠也不敢貿然拿他們的大硅片去當正片用。

測試片,價格當然不可能和正片同日而語,一片 12 英寸正片的價格在 500 元左右,而一片 12 英寸測試片,價格只有正片的三分之一,在 150 元左右。

這也是為什么滬硅產業(yè)的 12 英寸硅片價格如此低的原因,因為里面有相當一部分的測試片啊,拉低了整體的平均單價。

單純從價格角度匡算,滬硅產業(yè)的正片比例大概只有 40%左右。

正好昨天,跟朋友聊起關于協(xié)鑫集成募投再生晶圓的問題,索性把這個話題重新拾起來。

因為再生晶圓和測試片,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

協(xié)鑫集成早在 2018 年就曾公告,擬通過非公開發(fā)行募集資金 50 億元,主要用于大尺寸再生晶圓半導體項目。

不過由于種種不可知的原因,直到現在,增發(fā)尚未完成。而項目地址也由原來的徐州遷往合肥,并于 2 月 25 日與合肥正式簽約,投資 28.7 億元,建設年產 8 英寸 60 萬片、12 英寸 300 萬片的可再生晶圓項目。

根據協(xié)鑫集成的新聞稿,大尺寸可再生晶圓加工為我國半導體產業(yè)鏈上緊缺的一環(huán),當前國內尚沒有能提供穩(wěn)定產能及高品質的再生晶圓廠。產能主要集中在日本和中國臺灣地區(qū),僅 RS、中砂、辛耘、升陽半 4 家就控制了全球 80%以上的再生晶圓市場份額。

那么,問題來了,什么是再生晶圓?什么是測試片?

再生晶圓,顧名思義,就是用過的晶圓回收利用。但這里的用過,并不是指經過正常的流片工藝。而是在芯片制造過程中,用于特殊目的的晶圓(測試片)。

測試片,包括控片(Monitor Wafer)和擋片(Dummy Wafer)。前面提到過的 Dummy Wafer,就是測試片的一種。

在芯片制造過程中,控片和擋片也是必不可少的。

控片,監(jiān)控的控,主要作用是監(jiān)控產線上的機器設備的穩(wěn)定性和可靠性。產品投產之前、生產過程中,都需要用到控片。產品投產之前,需要用控片來試加工一下,檢驗一下產線的穩(wěn)定性,即所謂的離線測試(off-line);產品生產過程中,需要在正片中混雜一些控片,工藝完成后,可以用控片來判斷該批次是否正常,即所謂的在線測試(on-line)。

而擋片的原理就更簡單一些了,就是占位子用的。特別是在爐子(PVD/CVD/ 氧化擴散等)里,如果該批次的片子不滿,留有空隙,可能會影響氣流穩(wěn)定性和均勻性,因此需要加一些擋片,來把空余的位置填充起來。

比如下面這張圖,SiC 晶圓在 CVD 設備中,就同時用到了控片和擋片。

?

為什么要用控片和擋片?難道用正片大硅片不行么?

原因只有一個,價格便宜啊,正片多少錢,半次品的測試片才幾個錢?反正也不需要考慮晶圓的質量,特別是那些填充位置用的,用正片簡直就是暴殄天物。

當然了,如果測試片能回收重新利用,當然就更好了,于是就出現了再生晶圓的概念。

再生晶圓是和測試片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的,再生晶圓的目的是為了回收測試片,經過二次加工(化學浸泡,物理研磨等去掉氧化膜和殘留),將用過的測試片復原,已達到重復利用的目的。

采用再生晶圓的一個原因,是測試片在整個流程中用量不少,而且制程工藝越先進,越需要密切關注產線性能,對測試片的需求量也越大。據統(tǒng)計,28nm 制程工藝中,每生產 10 片正片,就需要加 15-20 片測試片。

另一個原因,測試片的價格也不便宜啊,一片一兩百,而且用量這么大,能省則省,對于 FAB 常來說,省下來的都是利潤。

當然了,測試片也不全部都是來自再生晶圓,畢竟重復回收幾次,晶圓也會被弄糙,性能連控擋片的要求都不能滿足。

而新的測試片,主要來自于硅片的次品,比如硅錠兩頭切割出來的品質較差的硅片,或者像滬硅產業(yè)的產品一樣,篩選出正片后剩下的有瑕疵的硅片,做正片不行,當控擋片用用還是可以的。

從再生晶圓的市場規(guī)模和格局方面,之所以國內企業(yè)紛紛布局,包括已經入局的高芯眾科、至純科技,馬上入局的協(xié)鑫集成,都說明市場機會還是存在的。

根據根據 SEMI 發(fā)布的《2018 年再生硅晶圓預測分析報告》,2018 年再生硅晶圓市場規(guī)模達到 6.03 億美元的規(guī)模,其中 12 英寸再生晶圓市場份額占比 75.8%。

當然這和全球百億美金的硅片市場規(guī)模相比不值一提,但也是一個小而美的市場。

根據 RS Technologies 報告,預計 2021 年再生晶圓市場規(guī)模達 200 萬片 / 月以上。目前全球再生晶圓產能主要被日本和中國臺灣企業(yè)控制,2019 年全球 12 英寸再生晶圓市場中,僅 RS(日本)、升陽半導體(中國臺灣)、中砂(中國臺灣)、辛耘(中國臺灣)4 家就控制了全球 80%以上的市場。(數據來源,協(xié)鑫集成募集資金使用可行性分析報告)

相關推薦

登錄即可解鎖
  • 海量技術文章
  • 設計資源下載
  • 產業(yè)鏈客戶資源
  • 寫文章/發(fā)需求
立即登錄

公眾號科創(chuàng)之道主筆,標準的EE、CS專業(yè)理工男。從事研發(fā)、咨詢、投資工作15年,主要關注領域為半導體、人工智能、物聯(lián)網、云計算等,目前專注于風險投資和企業(yè)服務領域,平時喜歡把一些工作上的感悟隨手記下來,希望通過自己的文字,融合IT產業(yè)和投融資行業(yè)知識,為跨行業(yè)溝通搭建一座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