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六千
近期半導體行業(yè)有多家上市公司接連宣布回購公司股份。包括,龍芯中科、瀾起科技、寒武紀、海光信息、納芯微、希荻微等。
8月20日,龍芯中科公司董事長胡偉武提議公司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方式進行股份回購,回購資金總額3000萬元~5000萬元?;刭弮r格不超過128元/股。
8月23日,瀾起科技發(fā)布公告,擬以3億元-6億元回購股份,在未來適宜時機全部用于員工持股計劃及/或股權激勵?;刭弮r格不超過人民幣80元/股,經測算,此次回購股份約占公司總股本的0.33%至0.66%。同日,炬芯科技公告擬以2650萬元-5300萬元回購股份,回購價格不超過人民幣43元/股。至純科技公告,公司擬以自有資金及其他合法資金回購公司股份,用于實施公司股權激勵,回購資金總額不低于人民幣3000萬元(含),不超過人民幣6000萬元(含);回購價格不超過人民幣44.42元/股(含)。納芯微公告,公司擬使用超募資金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方式,以不低于2億元,不超過4億元回購公司股份,在未來適宜時機全部用于員工持股計劃或股權激勵計劃?;刭弮r格不超過160元/股,經測算,回購數量約占公司目前總股本的0.88%至1.76%。希荻微公告,擬使用超募資金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以不低于1500萬元,不超過3000萬元回購公司股份,在未來適宜時機用于員工持股計劃或股權激勵計劃?;刭弮r格不超過31元/股(含),經測算,回購數量約占公司目前總股本的比例為0.12%至0.24%。
8月25日,國產CPU企業(yè)海光信息公告,總經理提議以3000萬元-5000萬元回購股份,回購股份的價格不超過人民幣90元/股。
8月30日,AI芯片公司寒武紀公告,擬以3000萬元-5000萬元回購股份,回購價格不超過人民幣239元/股。
如此密集的半導體公司“回購潮”為何發(fā)生?對于市場來說是一個好信號還是壞信號?
半導體公司為何選擇回購?
在討論這個問題之前,有必要弄清楚股票回購對于公司的意義。
公司回購股票的關鍵目的之一是,穩(wěn)定公司股價,維護公司形象。公司進行股份回購是由于公司管理層認為股價遠遠低于公司的內在價值,希望通過股份回購將公司價值被嚴重低估這一信息傳遞給市場,從而穩(wěn)定股價,增強投資者信心。對于國產上市半導體公司來說,近段時間股價波動較大,回購有利于增強市場信心。
除了提高股價,股票回購也有利于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當公司有充足的現金流時,回購股票可以增加每股盈利水平,提高凈資產收益率,減輕公司盈利指標的壓力。從這個意義上說,股份回購也是公司主動進行的一種投資理財行為。從這個角度來看,英偉達在發(fā)布了“逆天”財報之后,宣布回購250億美元的股票就不難理解了。畢竟,當自己成為最值錢的牛股之后,“我買我自己”是對自己公司的信心體現。此外,股份回購使公司股價上升,相當于以一種特別股利來回報股東。值得一提的是,美國的《芯片與科學法案》已經禁止接受補貼的公司將補貼用于股票回購或股東分紅。根據外媒報道,美國民主黨議員敦促美國商務部實施更嚴格的規(guī)定,以防止半導體制造商使用補貼來實現股票回購。報道指出,國會議員希望接受拜登總統的《芯片與科學法案》授權資金的公司至少在 10 年內不得進行股票回購,并禁止使用政府資金直接或間接支持回購以及其他限制。
此外股票回購可以作為實行股權激勵計劃的股票來源。如公司實施管理層或者員工股票期權計劃,直接發(fā)行新股會稀釋原有股東權益,而通過回購股份再將該股份賦予員工則既滿足了員工的持股需求,又不影響原有股東的權益。在某些情況下,股票回購也是上市公司進行反收購的有效工具。股份回購將導致公司發(fā)行在外的股份減少,潛在的敵意收購人可從市場上購買的股份相應減少,沒有足夠多的股票對抗原來的大股東,從而大大減小了公司被敵意收購的風險。不過這兩種情況相對來說是特例,需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總結一下,回購股票最直接帶來的效果就是讓公司股價上漲。
回購能救半導體公司嗎?
總的來說,公司回購對公司市場價值提升效果明顯。根據招商證券此前研報顯示,2019年以來上市公司公布股票回購計劃能為公司股價帶來一定的提升,60天內的累計超額收益能達到3%左右。
但對半導體行業(yè)來說,越是“天價”的市值,或許越讓投資者感到不安。
9月1日,翱捷科技發(fā)布公告稱,截至2023年8月31日,公司通過上海證券交易所交易系統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已累計回購公司股份約735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約4.18億股的比例為1.7575%,回購成交的最高價為83.8元/股,最低價為64.25元/股,支付的資金總額為人民幣約5.32億元。
此前有文章分析指出,翱捷科技上市以來股價一直承壓。從2017年開始,公司一直處于虧損狀態(tài)。為了打開市場,翱捷科技讓出了利潤,2017年~2018年,公司蜂窩基帶芯片產品的毛利率從31.74%下降到了17.84%。這樣的業(yè)績表現,難免會讓市場對公司失去信心。
在翱捷科技股票解禁后第二天就有兩家合伙企業(yè)進行了減持,在這樣的背景下,公司回購即使真的能在挽救短期下跌的股價,卻未必能給投資者信心。對于半導體來說,公司的股價終究要用產品支撐。
既然半導體公司的經營不能依靠回購,那么這股回購潮是“危險信號”嗎?
半導體回購,辯證地看
事實上,如果將范圍擴大,近期很多板塊上市公司的回購行為都有所增加。
Wind數據顯示,8月以來披露回購事項(注:此處包括提議回購、回購預案、回購進展等事項)的A公司數量接近400家,這其中披露股東回購提議和回購預案的公司合計超過140家。
不久前,證監(jiān)會有關負責人就活躍資本市場、 提振投資者信心答記者問時,提及“股份回購是國際通行的維護公司投資價值、完善公司治理結構、豐富投資者回報機制的重要手段,是資本市場的一項基礎性制度安排”“鼓勵有條件的上市公司積極開展回購,督促已發(fā)布回購方案的上市公司加快實施回購計劃、加大回購力度,及時傳遞積極信號”。
數據顯示,若按披露提議回購公告的公司數量來計,在此番“回購潮”之前,上一波上市公司密集提議回購的情形出現在2022年10月中下旬。彼時A股市場正“跌跌不休”,在隨后的一個月市場開始出現復蘇信號,在當時的“回購潮”出現后,2022年11月上證指數的月漲幅接近9%。
東莞證券對A股股票回購的研究指出,回購潮具有市場相對底部特征。從數據上看,A股走勢與股票回購規(guī)模并沒有明顯的直接關系,但鑒于歷次回購潮流均處于市場階段性的相對底部階段,回購潮的出現被視為市場相對底部的參考指標之一。
華福證券也表示回購相關政策調整時點多見于市場底部時期:
2005年,上證指數一度跌近1000點附近,在此階段,國家積極修訂《公司法》,增加回購情景,并由證監(jiān)會出臺《上市公司回購社會股票管理辦法(試行)》。2008 年金融危機使上證指數一度失守2000點,證監(jiān)會同年出臺《關于上市公司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回購股份的補充規(guī)定》,給市場注入了活力,使得市場再度轉牛。2018-2019年的環(huán)境整體震蕩,國家再次修訂《公司法》中回購專項條款,并修訂《上市公司股份回購實施細則》,股份回購進入高速發(fā)展時代。
方正證券認為,“回購潮”將進一步夯實“市場底”,A 股繼續(xù)“降維進攻”。曾經在2018-2019年“市場底”,民企科技制造中長期超額收益,半導體和新能源車產業(yè)鏈在2019年到2021年的資本開支顯著擴張。從這樣的角度來看,本次市場的低谷,有望調整市場結構,讓一部分產業(yè)鏈的企業(yè)得到成長,例如AI算力基建板塊。
綜上所述,對于半導體公司來說,回購是公司處在市場下行周期中在資本市場的正常操作。
回購潮短期并不能立竿見影扭轉大盤下跌的趨勢,但有止跌效果。而對于下行的市場,停止“跌跌不休”極為重要。而對于仍處在發(fā)展期的半導體公司來說,提振市場信心更具特別意義。
大浪淘沙,半導體公司的成長終究要靠產品的競爭力。這波回購潮之下,其實是市場下行周期中的一場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