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智能穿戴設備市場歷經十年的發(fā)展與迭代后,AI眼鏡正憑借顛覆性的交互方式,重塑人機交互邊界。
2023年,Meta與雷朋聯合打造的Ray-Ban Meta智能眼鏡,以“時尚載體 + 基礎AI功能”的組合率先在市場中嶄露頭角。據[具體數據來源]數據顯示,2024年該款智能眼鏡銷量達224萬臺,占據全球AI眼鏡市場95%的份額,為行業(yè)發(fā)展提供了重要參考。
Ray-Ban Meta的成功,得益于對用戶需求的精準把握。它配備1200萬像素攝像頭,可實現第一視角記錄;搭載高通AR1 Gen1芯片,支持長達4小時的續(xù)航;擁有32GB存儲空間,并配備可充電鏡盒,構建起“拍攝 + 音頻 + 基礎AI”的功能矩陣。這款產品創(chuàng)新地將智能眼鏡定位為“可穿戴的相機”,借助社交分享屬性打開大眾市場。Meta AI的融入,賦予設備環(huán)境識別與簡單交互能力,如實時翻譯、語音指令響應等。不過,其功能迭代較為克制,2024年新增的“多模態(tài)AI功能”僅面向北美早期用戶開放,更多復雜交互仍需依賴手機端處理。
這種“硬件輕量化 + 云端能力外掛”的模式,降低了用戶使用門檻,通過模塊化升級延長了產品生命周期。但該模式的生態(tài)閉環(huán)存在明顯局限:深度計算依賴手機,本地化算力不足導致響應延遲;場景覆蓋主要集中在娛樂社交領域,難以滿足職場、健康等高頻場景的需求。正如[行業(yè)專家姓名及出處]指出,當AI眼鏡能夠滿足用戶80%的日常需求時,其獨立生態(tài)體系才算真正建成,從這一標準來看,Ray-Ban并未構建起成熟、完整的獨立生態(tài)。
面對市場痛點,DPVR(大朋VR)即將推出的DPVR AI Glasses進行了積極探索。它與百度云千帆大模型展開深度合作,有望借助大模型的強大能力,為用戶帶來全新的智能交互體驗。DPVR專門集成了大模型與多個小模型,這些小模型分別針對不同使用場景的需求進行優(yōu)化,在協同處理下,將在效率與體驗上實現質的飛躍。例如,[可補充在具體場景下的功能表現,如辦公場景中快速整理會議紀要等] 。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國產大模型,百度云千帆在適配國人使用習慣方面具有天然優(yōu)勢,更契合國人的說話習慣和行為模式,這是Ray-Ban Meta所不及的。
在產品設計上,DPVR AI Glasses充分考慮了用戶的佩戴舒適度與時尚追求。它采用輕量化材質,確保用戶長時間佩戴也不會感到負擔;外觀設計緊跟時尚潮流,簡潔的線條搭配多樣的色彩,使其不僅是一款功能性科技產品,更能成為彰顯個性的時尚配飾。
DPVR AI Glasses能否成功解決行業(yè)痛點,打造出成熟、完整的獨立生態(tài),還需時間來檢驗。但隨著越來越多AI眼鏡產品的出現,未來AI眼鏡有望徹底擺脫“可佩戴的手機”這一傳統(tǒng)定位,成為繼PC、智能手機后的第三大生活必備電子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