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刻膠的殘留在不同外延基板上處理工藝也不同,玻璃基板或者藍寶石就會抗造一點,砷化鎵、磷化銦等就要避免酸堿。
一、殘膠類型與成因分析
殘膠類型 | 成因 | 典型缺陷 |
---|---|---|
交聯(lián)型殘膠 | 等離子體刻蝕或離子注入后,光刻膠碳化交聯(lián),形成致密層 | 表面黑點、龜裂紋 |
金屬污染膠 | 金屬掩膜層(如Au/Ti)與光刻膠反應生成金屬有機復合物,阻礙剝離液滲透 | 局部黃斑、粘附性殘留 |
微結構卡膠 | 高深寬比(>5:1)結構內(nèi)光刻膠因表面張力殘留,如VCSEL、HEMT器件中的微孔/溝槽 | 孔洞底部顆粒堆積 |
殘膠的形式樣貌有很多種,塊狀不規(guī)則形狀、線條型等。
二、專用剝離液選型與工藝參數(shù)
1. 半水基剝離液(首選方案)
推薦配方:
Fujifilm EKC265:含二甲基亞砜(DMSO)與羥胺,適用于GaAs/InP,工作溫度60-80℃。
DuPont EKC580:過氧化氫基配方(稀釋比例1:5),適合含Au/Ti金屬層的晶圓。
工藝參數(shù):
溫度:70±5℃(避免GaAs表面As揮發(fā))
時間:15-25分鐘(超聲輔助可縮短至10分鐘)
選擇比:光刻膠去除速率>200 nm/min,GaAs刻蝕速率<0.5 nm/min(比>400:1)
2. 有機胺類剝離液(負膠適用)
配方:NMP(N-甲基吡咯烷酮)與TMAH(四甲基氫氧化銨)復配(體積比3:1),添加0.1%苯并三唑(BTA)。
優(yōu)勢:同步清除SU-8負膠及PMMA顯影液殘留;抑制Al電極氧化(pH 6-7弱酸性環(huán)境)。
風險控制:需監(jiān)測金屬離子濃度(Na?<1 ppb)。
3. 低溫等離子體輔助剝離(超薄殘膠)
步驟:O?等離子體灰化(200W,10分鐘)去除表層膠;
H?/N?混合氣體處理(1:4,150℃)還原碳化層;
丙酮+異丙醇(IPA)低溫清洗(40℃)。
效果:50nm以下殘膠去除率>99%,表面粗糙度Ra<0.3 nm。
三、工藝優(yōu)化與缺陷預防
1. 分階段處理(高深寬比結構)
階段 | 作用 | 參數(shù) |
---|---|---|
預膨脹 | DMSO浸泡溶脹光刻膠,降低內(nèi)應力 | 常溫浸泡30分鐘 |
主剝離 | 剝離液+兆聲波(1MHz)穿透微結構 | 60℃, 0.5W/cm2, 10分鐘 |
后清洗 | CO?超臨界干燥,避免結構坍塌 | 壓力7.38MPa, 溫度31℃ |
2. 金屬層保護方案
Au/Ti電極:添加0.05%氟化銨(NH?F),形成[TiF?]2?絡合物,腐蝕速率<0.1 nm/min。
Al電極:采用乳酸+檸檬酸緩沖體系(pH 6-7),避免堿性液腐蝕。
四、質(zhì)量驗證標準
表面分析:
AFM檢測:Ra<0.5 nm(5μm×5μm掃描);
XPS分析:C含量<5 atomic%,無As-O鍵信號。
電學性能:
C-V測試:Dit<1×1011 cm?2·eV?1(1MHz);
I-V測試:肖特基漏電流<1nA/mm2(-5V偏壓)。
五、安全與環(huán)保建議
廢液處理:DMSO基廢液需活性炭吸附+芬頓氧化(COD去除率>90%);
替代方案:乳酸基生物降解剝離液(如ANPEL公司產(chǎn)品),毒性降低80%。
六、常見問題與對策
問題 | 原因 | 解決方案 |
---|---|---|
麻點殘留 | 剝離液滲透不足或溫度過低 | 提高溫度至70℃,增加超聲功率 |
金屬腐蝕 | 剝離液pH異常或氟化物濃度不足 | 添加緩蝕劑(如BTA),實時監(jiān)測pH值 |
顆粒再附著 | 清洗壓力不足或去離子水純度低 | 采用兆聲波清洗(400 kHz),超純水電阻率>18 MΩ·c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