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 Apple傳了十年的消息,現(xiàn)在要實現(xiàn)了?
    • AR技術的復雜程度比你想象的還要難?
    • 總結
  • 相關推薦
申請入駐 產業(yè)圖譜

傳了10年!“iPhone接班人”要來了?

2021/03/10
96
加入交流群
掃碼加入
獲取工程師必備禮包
參與熱點資訊討論

Apple從2010年開始便不斷收購與VR和AR(虛擬現(xiàn)實和增強現(xiàn)實)相關的技術以及企業(yè),其中包括德國一家名為Metaio的AR公司以及171項技術專利。

在那之后,網上隔三差五就會出現(xiàn)關于Apple AR/VR/MR相關的消息,這些消息傳到現(xiàn)在已經有十年之久,讓果粉們很失望。不過,最近郭明錤發(fā)布的一篇報告,似乎給他們帶來了希望。

Apple傳了十年的消息,現(xiàn)在要實現(xiàn)了?

天風國際分析師郭明錤發(fā)布的最新報告顯示,Apple的MR/AR產品可分為三個階段:1.2022年中推出MR/AR頭顯;2.2025年推出AR眼鏡;3.2030~2040年之間發(fā)布AR隱形眼鏡。郭明錤認為,MR/AR是下一個定義電子產品形態(tài)的關鍵技術,未來MR和AR將成為主流,VR則偏小眾。

1.MR/AR頭顯

目前Apple的MR/AR頭顯原型機重量為200-300g,如果Apple能夠解決技術問題,那么該產品的重量將降至100-200g,這個重量要比市面上所有的VR/AR產品都要輕。

郭明錤表示,Apple這款MR/AR頭顯將配備索尼提供的Micro-OLED顯示屏和光學模組,以及15個相機模組,其中8個模組用來提供影像穿透式AR體驗、6個模組用于生物識別、1個模組用來環(huán)境檢測。

此外,該產品擁有獨立的運算能力和存儲空間,由于產品設計難度要大于iPhone,所以售價可能將超過1000美元(約合人民幣6526元)。考慮到技術成熟度的問題,Apple的MR/AR頭顯或許是便攜式產品,而非移動產品。

2.AR眼鏡

與MR/AR頭顯不同,Apple的AR眼鏡定位為移動產品,不過暫時沒有原型機。

郭明錤預測,這款AR眼鏡可能將采用Apple獨自研發(fā)、類似光波導的技術,為用戶提供光學穿透式的AR體驗。AR眼鏡和MR/AR頭顯的相同點在于它們都擁有獨立的運算能力和存儲空間。

單從產品定位來看,AR眼鏡和MR/AR頭顯并不沖突,前者提供移動式AR體驗,后者則提供更加沉浸式的體驗。因此,這兩款產品可能會同時并行。

3.AR隱形眼鏡

至于AR隱形眼鏡,郭明錤表示,Apple可能會在2030年后推出這款產品。以目前的技術來看,它可能不會擁有獨立的運算能力和存儲空間。如果Apple成功推出AR隱形眼鏡,并實現(xiàn)量產的話,意味著電子產品將從“可見技術”時代跨越到“無形計算”時代。

關于郭明錤報告中所提到的信息,外媒MacRmuors也分享了類似的預測信息。就目前來看,如果消息屬實,那么MR/AR頭顯和AR眼鏡應該已經被Apple列入到了新的產品規(guī)劃中,而AR隱形眼鏡,可能只是郭明錤自己的看法,產品是否存在,技術能不能實現(xiàn),就要看未來10年后的Apple了。

單看MR/AR頭顯的話,其實還有很多問題等著Apple解決。

AR技術的復雜程度比你想象的還要難?

按照郭明錤的說法,Apple要是能夠解決技術問題,那么MR/AR頭顯的重量會從300g降至100g左右。此前,Apple申請的一項專利文件顯示,通過光波導和全息圖像傳輸技術,可以減輕未來的AR/VR頭顯的體積和重量。

在這份名為“用于顯示器的光學系統(tǒng)”的專利中,Apple提到使用波導系統(tǒng)將光線從光學系統(tǒng)傳輸?shù)街劣脩舻难劬ΑR簿褪钦f波導取代了顯示器,利用重定向的光線將圖像投射到用戶的眼睛。

波導這個字眼出現(xiàn)在郭明錤預測的AR眼鏡中,也就是Apple第二階段的產品,他在第一階段(MR/AR頭顯)提到的技術問題,可能就是指波導和全息投影傳輸技術。

就目前來看,現(xiàn)階段的AR頭顯主要依賴于放置在距離用戶眼睛很近的顯示器和鏡頭,這樣做的好處在于可以節(jié)約成本,但是也帶來了很多問題,比如近眼顯示器產生的部分視場(攝像頭能夠觀察到的最大范圍)可能無法在單眼位置看到,想要解決這一問題,就需要將顯示器和內部元件放到距離人臉更遠的位置,這樣一來,可能會對面部帶來更多壓力。

雖然Apple很早就申請了波導和全系投影傳輸技術的專利,但是通常情況下,對于科技公司而言,申請專利大多數(shù)是用于技術儲備,并不一定會商用,而且能不能實現(xiàn)也都還是個未知數(shù)。

所以,如果Apple能夠在推出第一款AR產品之前,攻克了技術難點的話,或許可以讓用戶體驗到更輕便的MR/AR頭顯,同時還可以為之后的AR眼鏡打下良好的基礎。

而全息投影傳輸技術,Apple曾提及用波導和全息元件組成系統(tǒng),通過“反射式全息組合器”來將數(shù)字信號與現(xiàn)實視圖結合在一起。既然涉及到圖像傳輸,就需要速度更快、延遲更低的網絡,目前唯一滿足條件的只有理想中的5G,現(xiàn)在的5G還處于初級和過渡階段,即便到了2022年,可能也很難實現(xiàn)真正的5G。

因此,圖像傳輸問題也是Apple推出MR/AR頭顯的“絆腳石”。

總結

如果Apple將AR設備定義為下一代電子產品形態(tài)的話,推出的首款MR/AR頭顯就必須要達到像初代iPhone那樣極高的完成度,不只是硬件層面,軟件層面也要跟得上,同時還要實現(xiàn)量產。

就目前來看,雖然Apple在WWDC 2017開發(fā)者大會上推出ARKit平臺,開發(fā)者可以使用這套工具,為iPad/iPhone開發(fā)AR應用,再加上iPhone 12 Pro系列和iPad Pro 2020款的后置相機模組也都加入了LiDAR激光雷達,但就實際情況來看,App Store里的AR應用依舊很少,大部分都是給專業(yè)用戶的App,而且效果也不是太好。

盡管在LiDAR的幫助下,iPhone和iPad的AR體驗有了一定的提升,但是與理想中的AR還有很大的差距。如果將硬件、技術、軟件等因素全部考慮進去的話,Apple想要推出一款顛覆性的AR產品,可以說是“難上加難”。

蘋果

蘋果

蘋果公司(Apple Inc.),是美國的一家跨國科技公司,總部位于美國加州庫比蒂諾硅谷,由史蒂夫·喬布斯和斯蒂夫·蓋瑞·沃茲尼亞克共同創(chuàng)立。公司最初從事電腦設計與銷售業(yè)務,后發(fā)展為包括設計和研發(fā)電腦、手機、穿戴設備等電子產品,提供計算機軟件、在線服務等業(yè)務 。

蘋果公司(Apple Inc.),是美國的一家跨國科技公司,總部位于美國加州庫比蒂諾硅谷,由史蒂夫·喬布斯和斯蒂夫·蓋瑞·沃茲尼亞克共同創(chuàng)立。公司最初從事電腦設計與銷售業(yè)務,后發(fā)展為包括設計和研發(fā)電腦、手機、穿戴設備等電子產品,提供計算機軟件、在線服務等業(yè)務 。收起

查看更多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