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ARCFOX極狐是一個出身傳統車企的新能源品牌,可從與麥格納建立合作關系,到此次選擇和華為深度綁定,實則也在說明,經歷過品牌沉淀的ARCFOX極狐開始變了,變得不再保守,不再緊隨行業(yè)固有的步調。
經過兩年的市場洗牌,中國新能源市場看似走向了一個合理的發(fā)展方向。而經由特斯拉與“蔚小理”幾家構建出了產業(yè)閉環(huán)后,這一領域的游戲法則也基本被標定了下來。
但事實上真就如此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就在國慶前夕,早已與華為建立合作的北汽新能源發(fā)布公告稱,與華為簽署全面業(yè)務深化合作協議,雙方將在完善合作管理機制、加強產品研發(fā)、聯合品牌營銷等多領域展開合作,同時將基于聯合開發(fā)的HBT項目產品,共同打造“ARCFOX”和“HI”聯合品牌。
從中便可以看出,哪怕在此之前,ARCFOX極狐曾一度因入局較晚,未在終端市場上引發(fā)太多關注,可當以“華為”為代表的科技公司為這場看似有了定論的游戲,注入全新活力時,一切仍將出現新的轉機。
攜手華為,“筑夢”開始
都說,隨著產業(yè)迭代,新能源市場的先頭部隊,從品牌形象、產品實力到飯圈文化的構筑,都在用愈加牢固的模式,阻止往后的每一位新人。那么,在既有格局的強力封鎖下,如何破局自然成了大多數人焦慮的根源。
好在,鑒于科技進步的速度,遠比想象中的來得更為激進,當“新四化”開始徹底融入汽車產業(yè)中,順勢而出的全新機遇,還是有的。作為國內最早和華為這樣的科技公司合作,想必,ARCFOX極狐便是看到了其中潛藏的發(fā)展契機。
中國在過去10年里成為互聯網使用率最高的國家,中國對于“互聯”和“社交”的需求遠遠超過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故而,在“互聯網+”的概念影響下,當汽車實現軟硬件分離,并成功走向智能化,從中攫取商業(yè)價值,也就成了每一個車企必須關注的重點。
而ARCFOX極狐之所以選擇深度綁定華為,其原因就在于此。
在此次簽訂的合作協議中,有一條是,未來,雙方將以智能化為突破口,以技術創(chuàng)新和產業(yè)鏈融合的高度協同發(fā)展模式,共同打造具備行業(yè)領先優(yōu)勢的世界級智能電動汽車。
換句話來說,在ARCFOX極狐的規(guī)劃中,“智能化”或將成為接下去新產品落地的關鍵屬性。
眾所周知,早在今年4月份的上海車展期間,由華為深度賦能的ARCFOX極狐阿爾法S 華為HI版車型,就已經在上海的城區(qū)中,將“國內首款城市通勤智能駕駛量產車型”的頭銜收入囊中。
盡管有一點無法反駁的是,按照目前針對智能駕駛的法規(guī)條例尚未完善和建立,但就是從那時起,雙方的合作確實讓消費者看到了一款智能電動車該有的樣子。
至于為什么說,ARCFOX極狐深度“綁定”華為后,想借“智能化”這一突破口實現下一階段的高速發(fā)展。主要還是基于對現階段產業(yè)現狀的考量。
縱觀目前發(fā)展較為迅速且銷量較為穩(wěn)定的新能源車企,大多數都一個共同點,初創(chuàng)團隊都是出身于精于軟件開發(fā)的互聯網企業(yè)。這就導致了,在提供智能化解決方案上,它們會有著比傳統車企更具優(yōu)勢的一面。特斯拉也好,“蔚小理”也罷,哪一個不是宣傳“軟件定義汽車”的老手。
在這樣的背景下,當硬件工藝層面有了麥格納支持后,你看,ARCFOX極狐選擇攜手華為是不是就有了非常明晰的理由?
要知道,在智能化領域,能夠掌握真正頂尖的技術依舊是谷歌、mobileye、英特爾、華為等諸如此類的專業(yè)公司。僅在構建智能駕駛層面,華為目前的超算平臺 MDC便可支持400TOPS/800TOPS 兩路算力,支持多種高精度計算以及訓練實時推理等。而這樣的技術水平,足以蓋過多數有著互聯網基因的造成新勢力。
所以,既然華為早早宣稱不會以整車廠的身份入局,并有底氣說出“華為不造車,而是幫助車企造好車”,那我們就有理由相信,能夠快速與之建立合作關系,是ARCFOX極狐當下一直期待的,更是基于對未來發(fā)展深刻洞察而做出的決定。
為自己,更為行業(yè)塑造成長范本
是啊,在歷經了大規(guī)模的產業(yè)淘汰,2021年將是決定造車新勢力何去何從的一年,也成為國內眾多傳統主機廠產生分化的全新階段。很多人就會說,隨著各個細分市場的競爭壓力加大,現在的北汽新能源已站到了產業(yè)從能源變遷向智慧出行的發(fā)展節(jié)點上。
事實上,翻看北汽新能源近年來的大動作,早在四年前,北汽新能源就曾與華為簽署《戰(zhàn)略合作框架協議》,拉開雙方技術研發(fā)與產品創(chuàng)新的合作大幕。到了2019年,旗下極狐品牌與華為共建“1873戴維森創(chuàng)新實驗室”,共同開發(fā)面向下一代的智能網聯電動汽車技術。
故而,當極狐此刻選擇深綁華為,試圖催生新的商業(yè)社會法則,將新科技、新場景和新業(yè)態(tài)與各自原有的商業(yè)模式相融合,不斷地創(chuàng)新再創(chuàng)新,這就預示著,ARCFOX極狐將以一個更具時代色彩的模樣,來消除現在的癥結,為走向一個健康有序的發(fā)展之路做背書。
一方面,本次全面業(yè)務深化合作協議的簽署,是在為阿爾法S 華為HI版即將于Q4啟動小范圍交付提供了高層保證,有力地回應了近期由于華為高層人事變動對雙方合作產生影響的謠傳,也更快速的推動阿爾法S 華為HI版量產落地。
那另一方面,當雙方的合作不再一味局限在一次次的“技術裝車”,而是真正達到技術融合的全新階段,并為兩者帶去新的發(fā)展契機,ARCFOX極狐和華為,要做的就是為中國新能源的發(fā)展打開一個全新的視角。
沒有甲方乙方,沒有相互扯皮,那些思維的碰撞和熔鑄,都是基于為消費者提供完美產品而出現。試問,這樣的產業(yè)生態(tài),又有誰能拒絕呢?
當然,對于北汽新能源而言,以華為的品牌影響力和技術儲備幫助其打造ARCFOX極狐這個品牌的同時,更重要的還在于,盡可能地快速提升現有產品矩陣的市場占有率。
興許在渠道尚未完全鋪設之前,ARCFOX極狐當下的銷量成績還不具參考價值,可從此次合作的細則中,仍關注到的一點——聯合品牌營銷。倘若,雙方基于HBT共同打造“ARCFOX”和“HI”聯合品牌的前提下,能實現極狐阿爾法S華為HI版在華為線上、線下渠道銷售,知名度的加強勢必會伴隨銷量進一步得到提升。
這對于整個北汽新能源,無疑也是至關重要的。
中國新能源產業(yè)的發(fā)展總是充滿未知的。站在這個“舊世界崩塌,新世界亟待命名”的節(jié)點上,北汽新能源總是心懷期待的?;蛟SARCFOX極狐是一個出身傳統車企的新能源品牌,可從與麥格納建立合作關系,到此次選擇和華為深度綁定,實則卻在說明,經歷過品牌沉淀的ARCFOX極狐開始變了,變得不再保守,不再緊隨行業(yè)固有的步調。
在行業(yè)義無反顧地向電動化轉型的大趨勢下,當它能像今日一般選擇跳出傳統車企的框架和束縛,開始打造新的經營與盈利模式,在那每一項令人熱血澎湃的外延中,總會潛藏著巨大成長性與革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