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 相關(guān)推薦
申請入駐 產(chǎn)業(yè)圖譜

芯片騙局扎堆爆雷:假貨、跑路、維權(quán)無門

2022/04/10
563
加入交流群
掃碼加入
獲取工程師必備禮包
參與熱點資訊討論

老張以前是某芯片大廠下屬代理公司的員工,雖然現(xiàn)在已經(jīng)離開了代理公司,但一直和公司同事交好。

俗話說“人脈就是錢脈”,這話一點也不假,老張靠著這份關(guān)系,順理成章的成了一名華強北的芯片供應商,靠著渠道給下游的公司找芯片,賺的盆滿缽滿。

但近幾年,原廠和代理商之間在客戶的所有權(quán)上一直存在矛盾,前幾年,TI的發(fā)言人更是表示要發(fā)展TI自有的分銷網(wǎng)絡,直接和客戶建立合作關(guān)系,隨后TI手起刀落,連砍安富利、大聯(lián)大、文曄三大代理。

另外,近年來全球半導體行業(yè)的產(chǎn)業(yè)并購也越來越多,兩家公司并購,也會使各自的代理集成在一起,種種跡象表明,原廠砍代理已經(jīng)成為了一種趨勢。

老張交好的那家代理公司,就被原廠砍掉了代理權(quán),這下芯片的渠道出了問題,老張無奈,只能從市場上找了一些翻新料應付了過去,好在之前老張信譽還不錯,客戶并沒有看出來,但這顯然不是長久之計。“人脈不只是錢脈,還是一個公司的命脈。”老張猛吸了兩口煙,自顧自地感嘆。

為此,老張想了很多辦法,但都沒能搞定新的渠道,心煩意亂間,微信上又接連傳來客戶的催貨消息。老張點了支煙,看了一眼催貨消息,又看了看賬面上的500多萬定金,心一橫,注銷了微信。

以上故事純屬虛構(gòu),但類似的事情卻時有發(fā)生,近期市場上傳來了多個供應商跑路的消息,客戶交了定金,卻只收到了部分翻新料或打磨過的電子元器件,貨不對板。甚至有的客戶什么都沒收到,定金更是打了水漂,連聲響都沒聽到。

以下是部分截圖:

圖片來源:芯世相讀者

甚至還有人列出來部分騙子公司的名單和騙子的個人信息:

圖片來源:芯世相讀者

這個騙局分兩種情況:

第一種為純粹的騙子,從一開始就是為了騙取客戶的定金。

第二種剛開始是正經(jīng)供應商,但如前文中提到的老張那樣,剛開始正經(jīng)做生意,但后期渠道出現(xiàn)了問題,導致交不出貨,同時在簽合同時又收取了大量的定金,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拿著定金跑路。一般這種供應商都是和客戶們做過幾次生意的,在客戶那里的信任度更高,因此更加防不勝防。

芯世相采訪了幾位市場上的朋友,他們均表示這種現(xiàn)象在芯片交易中非常常見,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讓供應商如此肆無忌憚呢?主要有以下原因:

1.維權(quán)難

去年筆者好幾個朋友被注冊在海外的供應商以假貨、翻新貨欺騙,最后在當?shù)貏佑昧寺蓭?,但至今未能追回全部貨款?/p>

2.商家放松警惕性

自缺“芯”潮以來,芯片市場行情爆發(fā),尤其是去年3、4月份,行情更是迎來高點,部分商家大賺特賺,對于很多公司來說,可能去年一年就賺了十年都賺不到的錢,因此接單、交定金的時候容易放松警惕性,讓騙子有可乘之機。

3.風險管控弱

很多公司都缺少風險管控部門對供應商做信用或渠道審核,可能一次兩次發(fā)貨沒問題,就徹底信任供應商了,但供應商的渠道也是在變的,一旦他的渠道出現(xiàn)了問題,就可能撈一筆就走。

4.礙于面子

對于許多知名公司來說,去年賺的盆滿缽滿,去掉壞賬后也是賺錢的,由于維權(quán)難、礙于面子等原因,干脆就不了了之了,讓騙子更有恃無恐。

5.騙子經(jīng)驗豐富

騙子們通常有過多次騙人而且全身而退的經(jīng)歷,所以更加肆意妄為。

正所謂“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對于企業(yè)來說,自然也有一些防騙的辦法:

1.建立穩(wěn)定的渠道

多培養(yǎng)穩(wěn)定、可靠的供應商為自己供貨,建立靠譜的渠道。

2.公司建立風險管控系統(tǒng)

公司采購物料時,最好建立一套自己的風控標準,或者在交易前,多去天眼查、企查查等網(wǎng)站看看供應商是否有不良記錄?供應商的注冊金額是多少?然后再加以判斷。

3.參考貿(mào)易信息

可以向供應商要貿(mào)易參考信息,我們可以跟他們合作過的公司確認信用狀況,如果他提供不出來或提供虛假信息,那就很可能是個陷阱。

或者向身邊的朋友詢問,有沒有和這家供應商做過生意的公司,問問他們這家公司的信用如何,是否存在欺詐現(xiàn)象。

4.盡量避免交大額定金

一旦交出定金,就有被騙的風險,定金交的越大,就意味著損失可能會越大。

除此之外,還有很多朋友發(fā)表了自己的看法,有的朋友表示線上交易不確定性太大,最好能見面交易:

有的朋友表示自己一般找月結(jié)或貨到付款的供應商:

還有的朋友表示,要審核供應商渠道,以免供應商以次充好:

還有的朋友表示要注重公司審核,不能因為缺貨就到處淘:

芯片現(xiàn)貨市場魚龍混雜,有些生意在做的時候就有被騙的可能,因此做芯片貿(mào)易生意更像是一次博弈。

而此次芯片供應商爆雷和當年的P2P爆雷很像,那時國內(nèi)有無數(shù)P2P公司,都聲稱自己的項目年化收益率高,吸引投資人投資,當P2P公司吸納了一定的資金之后,再通過自己的渠道找借款人收取利息,最后再將部分利息當做收益返給投資人??此聘呋貓螅惨馕吨唢L險,一旦P2P平臺的渠道出現(xiàn)問題,無法找到足夠多的借款人,或借款人因為某種原因無法還款,平臺就得自己承擔投資人的收益,剛開始還好,久而久之,口子越來越大,就爆雷了。

對比到芯片貿(mào)易生意上也是一樣的,供應商聲稱自己有某某渠道,能找到某某品牌的芯片,吸引采購和自己合作,客戶再把定金交給芯片供應商,如果供應商按時發(fā)貨,那一切皆大歡喜。但萬一供應商的渠道出現(xiàn)了問題,導致無法發(fā)貨,就有可能在市場上找翻新料或假貨以次充好,企圖蒙混過關(guān),或者干脆拿著定金,爆雷跑路。

而且據(jù)了解,走法律途徑也不容易追回錢,甚至可能連索賠方都找不到,這個錢又不能讓采購賠,市場上的終端采購朋友表示,一個普通的采購,工資可能就幾K到十幾K左右,根本賠不起大額的定金,只能公司自己認栽。

縱觀2022年開年以來,芯片市場多災多難,消費類電子板塊大幅跳水、俄烏戰(zhàn)爭對半導體制造的影響、香港芯片貿(mào)易受阻、深圳封城、華強北按下暫停鍵,再加上騙子頻出、供應商爆雷、多家老司機被坑……市面上的朋友也紛紛感慨生意越來越不好做了。

相關(guān)推薦

登錄即可解鎖
  • 海量技術(shù)文章
  • 設計資源下載
  • 產(chǎn)業(yè)鏈客戶資源
  • 寫文章/發(fā)需求
立即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