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樣的背景下,對于各路商家來說都意味著機會,但是我們關注到,蘋果公司的股票卻不漲反跌。對于在中國市場的大促,難道華爾街的投資客不認可嗎?還是對蘋果公司的iPhone 14系列沒有信心?
當然,對于投資客來說,相比中國市場的雙11大促,鄭州富士康的制造能力影響或許才是關注更大的地方。有業(yè)內預測,富士康鄭州工廠11月產能可能會減少30%。來自供應鏈的陰影已經籠罩了蘋果即將到來的假日季。畢竟,全球大約一半蘋果iPhone從該工廠流出。
有摩根士丹利的分析師報告表示,“第四季度是iPhone出貨旺季,供應鏈方面對iPhone生產的潛在影響值得進一步關注,因為鄭州蘋果iPhone組裝的主要基地。”每年的第四季度,都是蘋果公司出貨的高峰期,一方面是秋季新品發(fā)布之后的集中釋放一般都在第四季度,另一方面是第四季度有中國的雙11大促以及西方的圣誕節(jié)銷售旺季。有數據顯示,以往蘋果公司每年三分之一的iPhone產品基本都是在第四季度賣出去的。
分析師預測,今年第三季度,蘋果iPhone出貨量約5100萬部,第四季度預計達到8000萬部。不過,由于美國利率上升可能會抑制消費者支出,在這樣的背景下,第四季度的促銷就顯得彌足珍貴。但如今的產能如果跟不上的話,那么對蘋果公司的影響顯然還是存在的。
尤其是相對于iPhone 14、iPhone 14 Plus的市場低迷,iPhone 14 Pro系列的市場預期和銷售還是不錯的,而這部分產能都是來自于富士康。其中iPhone 14 Pro系列的產能更多的還是集中在鄭州。因此,這次對蘋果公司的影響不可能不存在。
在這樣的背景下,市場有消息稱,國內的另一家蘋果代工企業(yè)立訊精密或許會加快制造iPhone 14 Pro系列的步伐,在富士康的產能供應不上的時候,蘋果公司自然希望有更多的代工企業(yè)能夠為其代工。不過,前提是這種技術的轉移是否來得及?
當然,由于市場本身對于iPhone 14的預期并不高漲,一些產能已經提前轉向iPhone 14 Pro系列,因此蘋果應該有一定的備貨。在大市場銷售指數并不高漲的情況下,或許也可以滿足假日季蘋果公司對產能的需求。這也從另一個側面說明,全球電子終端市場的消費低迷還在持續(xù)。
當然,在這個銷售旺季里,對于Android陣營的手機廠商來說,也是一次新的機會。在蘋果出行問題之后,市場的需求或許會向更加多元的產品線擴散,只要有足夠的技術支持和產品品牌影響,在大促中獲得一定的銷量也是可期的。我們也看到,一些國產手機廠商在四季度也有新品上市的消息,在雙11大大促中,究竟能否搶得一杯羹,還要看市場的認可度。
有分析師也表示,蘋果對供應鏈的控制能力很強,短暫的供應鏈波動不會對iPhone的生產造成太大影響,因此在即將到來的假日季,蘋果的出貨可能仍然能夠保證。但如果疫情長期持續(xù)的話,蘋果肯定會通過轉移產線的方式來規(guī)避風險。相信蘋果也在權衡利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