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DV的核心是SOA,沒有SOA服務導向架構,車輛OS是沒有意義的,充其量就是個大號的API,就像奔馳的MB.OS。軟件的開發(fā)周期和開發(fā)成本與信號導向架構下相比沒有什么改變,還是很高很長。
圖片來源:梅賽德斯-奔馳
奔馳的MB.OS,實際就是MBUX座艙的基于安卓的二次開發(fā),核心的基礎軟件還是黑莓和Vector做的。
圖片來源:Vector
上圖是Vector對車輛OS的定義,是真正的OS,也是SOA的核心。
圖片來源:Vector
上圖是Vector對車輛軟件系統的描述。
圖片來源:懌星科技
SOA設計流程
圖片來源:懌星科技
圖片來源:懌星科技
最終會落實為網絡拓撲和線束設計,當然電源、供電、診斷也會一起解決。
圖片來源:懌星科技
進入到SOA時代,中間件是關鍵,即自適應AUTOSAR,簡稱AP。AP采用經典的代理(Proxy)-框架(Skeleton)模式來完成SOA模型的描述。這種模式將直接交互的客戶端(Client)和服務端(Server)分離,也可理解為應用軟件和底層硬件脫離,由代理負責傳遞信息來完成服務調用,客戶端和服務端不需要處理通信層詳細信息。服務組件由服務單元提供的“業(yè)務邏輯”和適配目標系統環(huán)境相關的“基礎設施邏輯”兩部分組成。
在開發(fā)過程中,這兩部分是解耦的,可同時進行的,且軟件形態(tài)是靈活的。有些新興造車如特斯拉,對AUTOSAR不屑一顧,完全按照消費類電子軟件開發(fā)方式開發(fā),結果就是無法重復利用研發(fā)成果,重復開發(fā)工作明顯。AP不是一個中間件的名稱,它是一系列中間件的集合,此外AUTOSAR只是定義了方法論,具體還要廠家二次開發(fā)。
在服務組件中,服務單元的邏輯可以是源碼或被封裝為SDK形式,且不關心具體的編程語言;基礎設施邏輯 (Interface和Message) 則以C++的形態(tài)編碼,與服務管理中間件一起確保服務的動態(tài)響應性和服務自身的可擴展性,其軟件形態(tài)同樣可以是源碼或SDK形式提供。
中間件最核心的功能是通信,AP最核心的部分是SOME/IP或DDS,DDS目標是自動駕駛領域,SOME/IP是目前的主流。SOME/IP(Scalable Service-Oriented MiddlewarE Over IP) ,即“運行于IP之上的可伸縮的面向服務的中間件”,由寶馬最早發(fā)明,也是最早使用以太網的車廠。SOME/IP屬于應用層協議,它提供面向服務的通訊接口。SOME/IP定義的服務接口包含方法(Methods),事件(Events),字段(Fields)和事件組(Eventgroups),可以支持請求/響應模式的遠程服務調用,也可以支持訂閱/發(fā)布模式的消息通知。SOME/IP的訪問方式分為事件通知(Notification)、遠程過程調用(Remote Procedure Call,RPC)和訪問進程數據(Getter、Setter)3種。其中,事件通知與傳統CAN通信消息類似,服務端周期性或者事件變化時向客戶端發(fā)送特定消息;遠程過程調用是當客戶端有請求的時候,向服務端發(fā)送一個請求消息,服務端根據情況返回響應;訪問進程數據可以使客戶向服務器端寫入(Setter)或者讀?。℅etter)數據。
目前主流的面向服務的中間件有數據分發(fā)服務(Data Distribution Service, DDS)、基于IP的可擴展面向服務的中間件(Scalable service-Oriented MiddlewarE over IP, SOME/IP)、消息隊列遙測傳輸協議(Message Queuing Telemetry Transport, MQTT)。DDS是由對象管理組織(Object Management Group, OMG)制定的一種面向服務的通信中間件協議。采用發(fā)布訂閱模型,強調以數據為中心,提供多種服務質量策略(Quality of Service, QoS),以保障數據實時、高效、靈活地分發(fā),可滿足各種分布式實時通信的應用需求。
DDS在國防、航天、電網、醫(yī)療、能源等領域取得大量成功的應用,其優(yōu)良的性能經過了長期的驗證。在汽車領域,早在2018年,AUTOSAR AP在通信管理模塊中加入了DDS技術;ROS2、Apollo CyberRT的底層也是基于DDS協議;Orin、Xavier等面向自動駕駛的系統級芯片SoC上也都預留了DDS的接口。DDS已被奧迪、大眾等多家汽車廠商應用于智能駕駛、泊車充電、仿真測試平臺等場景;據悉國內的造車新勢力小鵬汽車等也已將DDS技術應用到量產車型上。
DDS能夠實現低延遲、高可靠、高實時性的數據融合服務,能夠從根本上降低軟件的耦合性、復雜性,提高軟件的模塊化特性,數據分發(fā)DDS 是OMG提供的用于以數據為中心的連接的中間件協議、連接框架和應用, 應用程序接口(API)標準。它繼承了分布式系統的組件,提供了低延時的數據連接、極高的可靠性和可擴展的體系結構,滿足業(yè)務和任務關鍵型應用程序的需求。與SOME/ IP、MQTT相比,DDS具有以下特點:
1)SOME/IP 是針對汽車領域的中間件,在車載領域已經應用了較長的時間。MQTT適用于低帶寬及不穩(wěn)定的網絡,但它依賴于一個中央代理。DDS本身是一個工業(yè)級別的通信標準,適用于多種應用場景,但用在汽車領域時可能需要做專門的裁剪。
2)相比于SOME/IP,DDS引入大量標準內置特性,在靈活性、可伸縮性等方便更具優(yōu)勢。
3)SOME/IP主要采用遠程過程調用(Remote Procedure Call, RPC)的通信方式,服務器(server)和客戶機(client)之間仍有一定的耦合性。而DDS采用發(fā)布/訂閱機制,實現了通信雙方在時間、空間和數據通信上的多維松耦合。
4)SOME/IP沒有定義QoS機制,只能保證數據可靠,不能保證延遲。MQTT也具有保證穩(wěn)定傳輸的機制的,但其僅支持QoS0、QoS1、QoS2的QoS策略。DDS具有豐富的QoS策略,能夠滿足高復雜性、高靈活性的數據流要求。
5)SOME/IP基于傳輸控制協議(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TCP)或用戶數據包協議(User Datagram Protocol, UDP),只能在基于網絡層為IP類型的網絡環(huán)境中使用。而DDS基于實時發(fā)布訂閱協議(Real-Time Publish-Subscribe, RTPS)可以有多種實現,且DDS獨有的DDS Security、DDS Web功能可以為用戶提供車-云-移動端一站式的解決方案。
國內百度的自動駕駛使用了DDS。
用DDS比較容易取得ASIL-D級認證。
圖片來源:大陸
汽車行業(yè)會有大量的中間件加入進來,占用越來越多的CPU資源,CPU資源遠比AI重要。SOA架構至少需要200K DMIPS的CPU算力。
不僅消耗CPU算力,通信帶寬也是大量消耗,2025年就會有量產車使用萬兆以太網,博通已經有對應50G的車載以太網交換機。要實現SOA,骨干網至少是萬兆以上。
免責說明:本文觀點和數據僅供參考,和實際情況可能存在偏差。本文不構成投資建議,文中所有觀點、數據僅代表筆者立場,不具有任何指導、投資和決策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