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 從2023到2024 鋰礦停產潮不止
    • 鋰鹽供求走向動態(tài)平衡
  • 相關推薦
申請入駐 產業(yè)圖譜

鋰礦停產潮“背后”

2024/09/25
2031
加入交流群
掃碼加入
獲取工程師必備禮包
參與熱點資訊討論

近期,多家鋰礦企業(yè)傳出停產動作。

九嶺鋰業(yè)9月11日發(fā)布通知,控股子公司公司江西春友鋰業(yè)有限公司(礦山)進行為期15日的停產檢修工作,全資子公司宜豐九宇鋰業(yè)有限公司(選礦廠)則是10天。九嶺鋰業(yè)停產檢修預計影響碳酸鋰產量1500噸當量。

同期,寧德時代方面亦對其在江西宜春的鋰云母礦業(yè)務做出調整,據悉寧德時代宜春鋰礦項目資源儲量高達96025萬噸,伴生鋰金屬氧化物量約266萬噸,也是宜春地區(qū)最大的鋰云母礦。

如果時間線再往前,今年以來,鋰礦企業(yè)停產的消息就不斷傳出。年初期間,據市場消息,宜春地區(qū)大量涉鋰企業(yè)就已經出現停產情況,即便是開門營業(yè)的企業(yè),也不約而同的大幅縮減產能。不僅是小型鋰礦企業(yè),一些大型鋰礦企業(yè)也出現停工停產的情況。

時間撥至6月底,志存鋰業(yè)發(fā)布通知,其下屬的兩家全資子公司將對碳酸鋰生產線進行夏季停產檢修工作。從海外情況來看,以澳礦為首的主要鋰鹽供應地,也出現停產消息,如雅寶今年7月底傳出著手對位于澳大利亞的Kemerton鋰加工廠采取資產保護措施,包括叫停3號線生產施工活動,暫停2號線生產,并預計裁員300人。

密集的鋰礦停產背后是行業(yè)供需結構的變化,以及鋰價下行背景下,鋰礦企業(yè)產能洗牌的過程。2024年以來,碳酸鋰價格從高點的11.5萬元/噸,跌至最低7.3萬元/噸。從鋰輝石提鋰普遍6萬元/噸的成本,和鋰云母普遍10萬元/噸的成本來看,鋰云母礦企已經普遍進入虧損經營的狀況,而大部分鋰輝石企業(yè)也正承受利潤削薄的影響。

從2023到2024 鋰礦停產潮不止

鋰礦停產潮的發(fā)生不止于今年,在2023年,鋰價大幅下跌的過程中,也出現多次鋰礦企業(yè)停產、減產的情況。2023年三季度,包括志存鋰業(yè)、盛新鋰能、飛宇新能源、九嶺鋰業(yè)在內的鋰鹽企業(yè)都公布的停產檢修的計劃,其中志存鋰業(yè)近一個月的檢修計劃,使得市場碳酸鋰供應量縮減3000噸左右。

而在2023年的一季度和二季度早期,由于中下游材料和電池客戶庫存較高,對碳酸鋰需求有限,恰逢碳酸鋰價格從50萬元/噸,跌至20萬元/噸以內,市場觀望情緒嚴重,不僅是鋰礦企業(yè),鹽湖企業(yè)成交訂單也弱于以往,并削減相關產能。對比2023年和2024年的鋰礦停產潮,市場因素和人為因素交相混雜。

總體來看,2023年整年,鋰礦企業(yè)停產行為大部分發(fā)生在碳酸鋰價格在20萬元/噸以上的時間點,鋰價迅速下跌下,淘汰的是鋰礦相關的貿易商,但對于三大品類鋰鹽生產商(鹽湖、鋰輝石、鋰云母)而言,仍具備盈利空間,鋰鹽企業(yè)停產更多為保價,也更多是人為因素。

相應的,這一年,不僅是鋰云母企業(yè),包括鋰輝石、鹽湖企業(yè)都有減產消息傳出。而在2024年,鋰鹽企業(yè)停產多發(fā)生在碳酸鋰價格在10萬元/噸以內的水平,從成本水平考慮,這已經觸及鋰云母企業(yè)的成本結構,市場消息亦傳出寧德時代宜春鋰云母成本在10萬元/噸左右,長期下探的鋰價,正逼近鋰云母成本極限。

從這一角度來看,2024年鋰礦停產更多是基于成本結構的市場篩選,相應的,這一年,主要是鋰云母企業(yè)進行減產。

鋰礦停產潮背后,對于鋰價提振的影響如何?

自2023年以來,可以說每次鋰礦停產潮消息傳出,會不同程度帶動碳酸鋰價格的上漲。2023年二季度,碳酸鋰價格回漲尤為兇猛,從18萬元/噸一度上漲至30萬元/噸。但是此后,鋰礦停產對于碳酸鋰價格提振的影響減弱,今年9月鋰礦企業(yè)傳出停產后,碳酸鋰現貨的價格依舊維系在7.4萬元/噸的水平。

鋰礦停產對鋰價提振越加薄弱,其實也是行業(yè)的供求認知回歸到真實水平,上下游產業(yè)鏈利潤合理回調,加上中下游的材料和電池企業(yè),接連布局鋰礦項目,除了增加談判籌碼,也對產業(yè)的利潤和成本更加清晰。

鋰鹽供求走向動態(tài)平衡

2022年,鋰鹽供應存在一定缺口,但總體供求仍處于緊平衡狀態(tài),加上上游囤貨居奇和抬價行為,鋰鹽價格的大漲更多基于人為炒作的因素。而近年來看,鋰鹽價格回歸,已經越加趨向于市場化運作。

觀察鋰鹽價格2024年的走向,一方面是存在總體產能過剩的情況,另一方面則是產能的淘汰與出清。根據市場數據,預計2024年全球碳酸鋰產量達132.3萬噸,總需求達118.9萬噸,將有10%的供應剩余。

2024年碳酸鋰總產出132.3萬噸里面,41.8萬噸來自鋰鹽湖、68.8 萬噸來自鋰輝石、21.7萬噸來自鋰云母,產量占比分別為31.6%、52%和16.4%。以目前的鋰價與不同鋰鹽類型的成本測算,也將優(yōu)先淘汰鋰云母產能。將視角再往前推移,由于前幾年鋰價的暴漲,不少鋰礦項目進入立項階段,而在產業(yè)鏈中,涉及到環(huán)評、產線建設等問題,鋰礦項目的周期往往長于材料和電池工廠的建設周期。

高工鋰電此前分析到,綜合國內外鋰礦項目建設情況,2025年鋰礦供應量將進一步增加,屆時鋰鹽供過于求的狀況會加劇。不過也正因為鋰價的走勢,今年以來,除了國內鋰云母企業(yè)的停產,不少鋰礦企業(yè)也開始回調自身的碳酸鋰產能規(guī)劃。紫金礦業(yè)已經下調2024年碳酸鋰產量指引,在建項目中,Sal de Vida原計劃兩處擴建項目改為依次完成,建設放緩;PPG鹽湖項目建設工作尚未展開,投產進程推遲;Galaxy項目建設暫停。

總體來看鋰鹽供給與鋰價的波動,一直處于動態(tài)平衡之中。 還有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是,在這種動態(tài)平衡中,鋰電備貨周期的轉變。從傳統(tǒng)的備貨規(guī)律來看,鋰電廠商多在年底和春節(jié)前集中備貨,這也使得這一時期鋰鹽價格上漲明顯。以寧德時代為例,2022年及以前,其存貨占營收比重超過20%,但是到2023年,這一比重下降到了11.3%。相比之下,寧德時代一二季度末期的存貨占營收比重保持相對穩(wěn)定,甚至有所上升。

與同期鋰鹽價格變化作對比,可以發(fā)現如今鋰鹽價格的上漲也從過去的年初后延到了一季度末期到二季度。可以說市場行情的變化使得鋰價的波動周期和產業(yè)備貨周期打破過去的規(guī)律,整個產業(yè)鏈也需要適應這一新局面。

聲明:本文章屬高工鋰電原創(chuàng)(微信號:weixin-gg-lb),轉載請注明出處。商業(yè)轉載請聯系(微信號:zhaochong1213)獲得授權。

相關推薦

登錄即可解鎖
  • 海量技術文章
  • 設計資源下載
  • 產業(yè)鏈客戶資源
  • 寫文章/發(fā)需求
立即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