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華大九天:模擬電路的「中國芯」領航者
公司背景:成立于2009 年,脫胎于中國華大集成電路設計集團,是國內唯一實現(xiàn)模擬電路設計全流程覆蓋的 EDA 企業(yè)。2024 年收購芯和半導體后,技術版圖擴展至射頻仿真與先進封裝領域,形成 “模擬 + 數(shù)字 + 射頻 + 封裝” 全棧能力。其研發(fā)團隊匯聚了全球頂尖人才,核心成員來自斯坦福、伯克利等名校,研發(fā)投入占比常年超過 30%。
主流產品:Empyrean ALPS? 系列:基于 GPU 加速的 SPICE 模擬器,在 3nm 后仿測試中實現(xiàn) 3-5 倍加速,與英偉達合作將 20 天的仿真縮短至 2 小時。2024 年 DAC 大會上,其 Empyrean ALPS RF 的 PSS/HB 分析在后仿測例中相比傳統(tǒng)方式加速 3-5 倍,基于 CPU-GPU 異構加速技術在 HB 分析中再提升 10 倍。
Empyrean Liberal?:自動化特征化提取工具,處理嵌入式存儲器和 IP 塊的表征時間從幾天縮短至幾小時,被中芯國際 28nm 產線標配。
Empyrean Patron:與 Diodes 合作用于汽車芯片的 EM/IR 分析,顯著提升電磁分析流程的準確性。
競爭優(yōu)勢:全流程覆蓋:模擬電路工具支持5nm 工藝,平板顯示 EDA 全球市占率超 50%,客戶包括中芯國際、華為等頭部企業(yè)。技術壁壘:獨創(chuàng)的異構智能矩陣求解技術SMS-GT,在保持 100% True SPICE 精度的情況下,性能相比 CPU 架構提升 10 余倍。
未來方向:開發(fā)AI 驅動的設計工具,如基于大模型的電路優(yōu)化算法,計劃 2026 年推出首款 AI 輔助模擬電路設計平臺。
拓展數(shù)字芯片驗證領域,對標Synopsys 的 Design Compiler,目前已完成邏輯綜合工具的原型開發(fā)。
2.概倫電子:3nm 工藝的「建模狙擊手」
公司背景:2010 年成立于上海,聚焦器件建模與仿真,是全球唯三支持 3nm 工藝的建模工具商。2024 年營收同比增長 25.74%,客戶覆蓋臺積電、三星等全球前十大晶圓廠中的 9 家。其核心團隊擁有超過 20 年的行業(yè)經驗,技術骨干曾主導國際巨頭的 3nm 工藝建模項目。
主流產品:
NanoSpice?:通過三星 3nm 和 4nm 工藝認證,在模擬 IP 的大規(guī)模后仿網表仿真中表現(xiàn)出優(yōu)異的收斂性和準確性,可處理五千萬元件以上規(guī)模的電路仿真,性能優(yōu)于其他商業(yè) SPICE 仿真器。
NanoDesigner:全流程解決方案,支持存儲器及模擬 / 混合信號電路的設計與驗證,已應用于華為海思的 5G 射頻芯片開發(fā)。
競爭優(yōu)勢:在器件建模領域擁有300 + 專利,核心工具被中芯國際 28nm 產線標配,良率分析工具打破國際壟斷。與三星建立長期合作,連續(xù)三年獲得“最佳 EDA 供應商” 稱號,其工具被納入三星 3nm 工藝設計套件。
未來方向:開發(fā)支持3D IC 的建模工具,適應 Chiplet 技術趨勢,計劃 2025 年推出首款 3D 封裝協(xié)同仿真平臺。
布局AI 驅動的參數(shù)優(yōu)化算法,提升仿真效率,目前已在部分客戶中實現(xiàn) 15% 的仿真時間縮減。
3.芯華章:數(shù)字驗證的「AI 破局者」
公司背景:2020 年成立于南京,由 EDA 領域資深專家傅勇、林財欽領銜,團隊碩博比例超 80%。2024 年發(fā)布 AI 驅動的驗證工具 GalaxEC-HEC,將雙精度乘加算子證明時間從 89 小時降至 11 小時。其研發(fā)投入年均增長 40%,2024 年獲得大基金二期戰(zhàn)略投資。
主流產品:
智V 驗證平臺:集成智能調試、編譯、云原生技術,支持數(shù)十億門級芯片驗證,覆蓋高性能計算、AI 芯片等領域。在某自動駕駛芯片項目中,調試周期縮短 40%。
樺敏HuaEmuE1:國內首臺超百億門硬件仿真系統(tǒng),滿足 150 億門芯片的驗證需求,已應用于寒武紀 AI 芯片量產前的系統(tǒng)級驗證。
AI 驅動的 RTL 代碼自動糾錯系統(tǒng):通過知識圖譜與因果推理模型,精準定位錯誤根源,在中興微電子項目中開發(fā)效率提升 40% 以上。
競爭優(yōu)勢:將大模型植入驗證工具,錯誤預測準確率達 92%,調試周期縮短 40%。與中興微電子聯(lián)合研發(fā)的 SVA 生成工具,復雜斷言開發(fā)效率提升 40% 以上。全流程工具鏈:從邏輯仿真到原型驗證的完整解決方案,客戶包括飛騰、中興微電子等60 余家企業(yè)。
未來方向:開發(fā)基于RISC-V 的驗證生態(tài),在 “香山” 處理器項目中支持高速 PCIe 接口混合仿真,計劃 2025 年推出 RISC-V 專用驗證套件。探索云端EDA 模式,推出按需付費的驗證云服務,降低中小客戶使用門檻。
4.廣立微:良率提升的「晶圓制造魔法師」
公司背景:2003 年成立于杭州,2022 年科創(chuàng)板上市,提供 “軟件 + 測試設備 + 數(shù)據(jù)分析” 一體化方案。2024 年營收 5.47 億元,軟件開發(fā)業(yè)務毛利率高達 85.96%。其技術團隊在測試芯片設計領域擁有 18 年經驗,核心成員曾主導臺積電 16nm 工藝良率提升項目。
主流產品:
WAT 測試設備:國內市占率 30%,支持晶圓級電性測試,電流精度達皮安級,客戶包括三星、SK 海力士。2024 年推出 T4000 Max 半導體參數(shù)測試機,采用自研高性能矩陣開關構架,適用于工藝研發(fā)、晶圓級可靠性等多種場景。
Semitronix:良率分析軟件,通過機器學習預測芯片缺陷,在長鑫存儲 17nm DRAM 項目中,量產良率提升至 95% 以上。
競爭優(yōu)勢:唯一同時擁有EDA 軟件和測試設備的廠商,形成閉環(huán)解決方案,測試設備與軟件協(xié)同優(yōu)化可提升測試效率 30%。產品進入中國臺灣、韓國市場,測試設備通過華虹集團、粵芯半導體等驗證。
未來方向:開發(fā)基于AI 的缺陷分類算法,計劃 2025 年推出新一代 SemiMind 平臺,檢測精度提升至 99.9%。拓展第三代半導體測試設備,已完成碳化硅器件測試方案開發(fā),2025 年將推出氮化鎵專用測試設備。
5.國微思爾芯:原型驗證的「速度之王」
公司背景:成立于2004 年,隸屬國微集團,專注于 FPGA 原型驗證和硬件仿真。2024 年發(fā)布全球首款支持 UCIe 2.0 的原型驗證系統(tǒng),仿真速率高達 10M Hz。其研發(fā)團隊擁有 15 年以上原型驗證經驗,核心成員曾參與蘋果 A 系列芯片的驗證項目。
主流產品:芯神匠(Genesis Architect):架構設計軟件,支持 RISC-V 處理器建模,在香山處理器項目中實現(xiàn)時鐘精確度突破,幫助中科院計算所縮短開發(fā)周期 6 個月。
芯神馳(PegaSim):軟件仿真工具,與硬件仿真器協(xié)同驗證,在某 AI 芯片項目中,調試效率提升 50%。
芯神瞳S8 系列:第 8 代原型驗證系統(tǒng),采用 AMD Versal Premium 芯片,支持超大規(guī)模 SoC 設計,仿真速率比傳統(tǒng)方案提升 30%-50%。
競爭優(yōu)勢:原型驗證系統(tǒng)支持上百顆FPGA,處理超大規(guī)模 SoC 設計,效率比傳統(tǒng)方案提升 30%-50%。生態(tài)合作:與Arm、RISC-V 基金會深度合作,適配開源架構,已為 600 余家企業(yè)提供驗證服務。
未來方向:開發(fā)支持3D 封裝的原型驗證工具,適應 Chiplet 設計趨勢,計劃 2025 年推出首款 3D IC 協(xié)同驗證平臺。
探索AI 驅動的自動化調試技術,利用大模型自動生成調試腳本,降低用戶操作門檻。
6.芯和半導體:射頻與封裝的「隱形冠軍」
公司背景:2008 年成立于上海,專注于半導體封裝和系統(tǒng)級仿真。2024 年華大九天收購后,其射頻仿真工具成為國產替代關鍵一環(huán)。其技術團隊在射頻仿真領域擁有 12 年經驗,核心成員曾主導英特爾 10nm 工藝封裝設計。
主流產品:Xpeedic 封裝仿真工具:支持 2.5D/3D IC 封裝設計,精度對標西門子 EDA 的 Xcelium,在某 5G 基站芯片項目中,信號完整性分析效率提升 40%。
射頻電路設計套件:覆蓋毫米波雷達、5G 基站等高頻場景,技術通過華為認證,已應用于中興通訊的 5G 射頻模塊開發(fā)。
3DIC Chiplet 多物理場仿真平臺:支持信號完整性、電源完整性、熱和應力分析,獲得多家國際算力芯片企業(yè)認可。
競爭優(yōu)勢:在射頻仿真和先進封裝領域市占率超20%,技術壁壘高,擁有 100 + 專利。
產學研結合:與中科院微電子所合作,推動國產封裝工藝突破,參與國家02 專項 “2.5D/3D 封裝 EDA 工具開發(fā)”。
未來方向:開發(fā)支持Chiplet 的系統(tǒng)級仿真工具,適應異構集成趨勢,計劃 2025 年推出首款 Chiplet 協(xié)同設計平臺。拓展汽車電子領域,已為比亞迪開發(fā)車規(guī)級封裝仿真方案,2025 年將推出專用工具套件。
7.紫光同創(chuàng):可編程芯片的「生態(tài)構建者」
公司背景:2013 年成立于深圳,隸屬紫光集團,專注于可編程系統(tǒng)平臺芯片及 EDA 工具。2024 年獲交銀投資入股,注冊資本增至 5.17 億元。其研發(fā)團隊擁有 10 年以上 FPGA 開發(fā)經驗,核心成員曾參與賽靈思7系列 FPGA 的開發(fā)。
主流產品:
Pango Design Suite:FPGA 開發(fā)工具,支持國產 RISC-V 處理器集成,適配龍芯、飛騰架構,在某邊緣計算項目中,功耗降低 30%。
高性能計算EDA 流程:覆蓋從前端設計到后端驗證的完整鏈條,應用于超算領域,支持百億門級芯片設計。
競爭優(yōu)勢:靈活性與適配性:可編程芯片支持用戶自定義配置,在AI 加速、邊緣計算領域表現(xiàn)優(yōu)異,產品性價比比國際競品低 30%。納入國家大基金二期投資,獲得研發(fā)資源傾斜,2024 年入選 “中國芯” 優(yōu)秀支撐服務產品。
未來方向:開發(fā)支持AI 加速的 FPGA 工具,提升算力密度,計劃 2025 年推出首款支持 AI 算子加速的 FPGA 開發(fā)套件。構建RISC-V 開源生態(tài),與 RISC-V 基金會合作推出開源 IP 庫,降低開發(fā)者門檻。
8.合見工軟:全棧 EDA 的「跨界黑馬」
公司背景:2020 年成立于上海,獲大基金二期投資,專注于高性能工業(yè)軟件。2024 年完成近十億元 A 輪融資,發(fā)布多款數(shù)字芯片設計工具。其核心團隊來自新思科技、Cadence 等國際巨頭,擁有 20 年以上 EDA 行業(yè)經驗。
主流產品:覆蓋邏輯綜合、布局布線、物理驗證全流程,支持 7nm 工藝,在某 AI 芯片項目中,設計周期縮短 20%。
AI 驅動的功耗優(yōu)化工具:通過機器學習降低芯片動態(tài)功耗 15%-20%,已應用于寒武紀 MLU370 芯片量產。
競爭優(yōu)勢:國內少數(shù)提供數(shù)字芯片全流程工具的廠商,對標Synopsys 的 IC Compiler,布局布線工具在某 5G 基站芯片項目中,時序收斂率提升至 95%。融資后加速技術迭代,市場份額快速提升,2024 年客戶數(shù)量增長 150%。
未來方向:開發(fā)支持3nm 工藝的物理設計工具,計劃 2025 年推出首款 3nm 布局布線引擎,突破國際封鎖。探索云端 EDA 服務,推出按需付費的設計云平臺,服務中小芯片企業(yè)。
9.思爾芯:RISC-V 的「開源先鋒」
公司背景:2004 年成立于上海,國內首家數(shù)字 EDA 企業(yè),專注 RISC-V 驗證與原型設計。2024 年發(fā)布基于大模型的 SVA 生成工具,覆蓋 20% 以上傳統(tǒng)手工易遺漏的邊界場景。其研發(fā)團隊擁有15年以上數(shù)字驗證經驗,核心成員曾參與 RISC-V 基金會的驗證標準制定。
主流產品:
芯華章智V 驗證平臺:支持 RISC-V 處理器的亂序執(zhí)行建模,在香山處理器項目中實現(xiàn)高精度仿真,幫助中科院計算所縮短驗證周期 3 個月。
EDA 云服務:提供按需付費的驗證解決方案,降低中小企業(yè)使用門檻,某初創(chuàng)公司通過云服務將驗證成本降低 60%。
競爭優(yōu)勢:與RISC-V 基金會合作,推動國產處理器工具鏈完善,已發(fā)布 10 + 款 RISC-V 專用驗證 IP。與西電、復旦共建聯(lián)合實驗室,培養(yǎng)行業(yè)人才,累計輸送500+EDA 工程師。
未來方向:開發(fā)支持RISC-V 向量擴展的驗證工具,適配 AI 芯片需求,計劃 2025 年推出首款 RISC-V 向量單元驗證套件。
10.安路科技:FPGA 的「國產革新者」
公司背景:2011 年成立于上海,國產 FPGA 領軍企業(yè),2024 年 FPGA 大賽中支持的參賽隊伍作品提交率提升至 46%。其研發(fā)團隊擁有 10 年以上 FPGA 開發(fā)經驗,核心成員曾參與 Xilinx Virtex UltraScale + 的開發(fā)。
主流產品:TD/FD 開發(fā)軟件:支持從 RTL 綜合到位流生成的完整流程,內置 RISC-V 處理器硬核,在某工業(yè)控制項目中,邏輯資源占用減少 20%。
Chip Watcher 調試工具:支持在線和離線調試,定位問題速度比傳統(tǒng)方案快 3 倍,已應用于大疆無人機的飛控芯片開發(fā)。
競爭優(yōu)勢:內置RISC-V 內核 MCU,減少邏輯資源占用,成本比國際競品低 30%,在中小規(guī)模 FPGA 市場市占率超 40%。與高校合作推出入門級開發(fā)板,培養(yǎng)潛在用戶群體,累計服務100 + 高校,學生用戶超 5 萬人。
未來方向:開發(fā)支持PCIe 6.0 的 FPGA 工具,適配高速接口需求,計劃 2025 年推出首款支持 PCIe 6.0 的 FPGA 開發(fā)套件。
寫在最后的話,國產EDA的春天才剛剛起步~~
國產EDA 在 3nm 工藝(華大九天、概倫電子)、AI 驅動(芯華章)、Chiplet(芯和半導體)等領域取得進展,但全流程工具鏈仍依賴國際巨頭。
與晶圓廠、IP 供應商的合作加深(如華大九天與中芯國際共建 Chiplet 產線),但生態(tài)協(xié)同仍需加強。全球EDA 人才稀缺,企業(yè)通過國內國內頂級高校合作加速人才培養(yǎng)。
差異化競爭格局,新思科技、Cadence 在中國區(qū)降價應對,國產 EDA 需在差異化市場(如 RISC-V、汽車電子)建立優(yōu)勢。
國內EDA 廠商都采用 “點工具突破、全流程追趕” 的策略,逐步打破國際壟斷。從華大九天的模擬電路全流程,到芯華章的 AI 驗證工具,再到思爾芯的 RISC-V 生態(tài),每一家企業(yè)都在各自領域書寫著國產替代的傳奇。
整理了國內最全EDA 廠商詳細列表清單,整個清單信息比較豐富,受篇幅限制,僅展示少部分廠商內容。
以下是初版,資料收集不易有需要完整版的朋友,打賞20元(共60家)后,加我們微信(xinkejiquan001)后臺領取~
歡迎加入芯片業(yè)務交流群xinkejiquan001(與行業(yè)大咖交流、互換名片)請備注名字+公司+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