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大眾汽車集團的業(yè)績報告為全球汽車交付量達到924萬輛,同比增長12%,純電動汽車交付量77.11萬輛純電動汽車,同比增長35%。
當然這個數(shù)據(jù)如果我們進一步拆解,問題比較多。
●?歐洲,總交付量為377.45萬輛,同比增長19.7%,純電動汽車交付量為47.24萬輛,純電動汽車占比為12.5%
●?北美,總交付量為99.31萬輛,同比增長17.9%,純電動汽車交付量:7.1萬輛,純電動汽車占比為10.0%
●?亞太,總交付量為359.5萬,同比增長2.3%
Part 1、大眾全球銷量增長趨勢
在全球汽車銷量排名中,大眾汽車集團位列第二,同比增長12%,達到924萬輛。隨著大眾在中國受到挑戰(zhàn),如果在中國的銷量進一步被壓縮到200萬甚至150萬的規(guī)模,大眾和現(xiàn)代起亞的差距就相差無幾了。從成本結(jié)構(gòu)來看,大眾汽車集團圍繞歐洲和中國兩個細分市場的戰(zhàn)略,可能沒辦法支持大眾汽車穩(wěn)定的轉(zhuǎn)型。
23年是全球市場恢復的一年,從疫情和芯片短缺供給中走出來,大眾汽車集團在2023年基本上全球所有地區(qū)同比都呈現(xiàn)增長態(tài)勢,其中歐洲和北美成為增長的主要推動力,分別增長了19.7%和17.9%。中國市場增長相對較低,僅為1.6%。與過去的高峰相比,2023年中國市場銷量已經(jīng)降至320多萬臺,遠遠低于之前的420多萬臺。大眾汽車在中國合資的南北大眾市場份額從14.8%下降至14.2%,大眾在中國這個全球最大汽車市場中的困境。電動車在中國市場的增幅也未能匹配全球水平,大眾在中國的市場戰(zhàn)略需要進一步調(diào)整。
在電動車領域,大眾集團交付了77.11萬輛純電動汽車,同比增長34.7%。電動汽車在總交付量中的份額從2022年的6.9%上升至8.3%。盡管在中國這個全球電動車市場的領頭羊上,大眾的增長率相對較低,落后于美國和歐洲。
Part 2、大眾的未來展望
大眾手里的牌,是圍繞不同品牌的打法,奢侈品的打法并不受電動化的影響太多。
奧迪在全球影響比較大,電動化推動很多以后,燃油車和混動領域,奧迪沒有投入。導致在歐洲和中國,奧迪的增長和產(chǎn)品力在下降(相對奔馳和寶馬)。大眾的基本盤,我們也很清楚,只能熬到大眾的混動和插電混動重新走出來。
大眾的對策是:
●?軟件方面制定了清晰的CARIAD重組計劃
●?中國本土化戰(zhàn)略正在展開,中國CMD,新的管理薪酬模型與NCF和品牌集團KPI保持一致,ESG方面于12月進行了獨立的中國審計
●?財務方面,大眾品牌績效計劃進展順利,給各個品牌獨立的目標
大眾汽車在全球范圍內(nèi)實現(xiàn)了顯著的增長,但對于中國市場而言問題很大。在中國市場,大眾汽車正努力調(diào)整其戰(zhàn)略和方法,中國本土化戰(zhàn)略正在逐步展開(但整個節(jié)奏還是太慢)。
當然好消息也是有的,保時捷首席財務官震撼表態(tài),歐洲或?qū)⑼七t2035年停售新型內(nèi)燃機汽車的計劃!Lutz Meschke在新加坡表示,圍繞內(nèi)燃機終結(jié)的討論過多,推遲或成現(xiàn)實。歐洲電動汽車訂單的減緩引發(fā)了對歐盟是否逐步淘汰電動汽車的質(zhì)疑,成為遏制碳排放的最重要努力之一。消費者面臨的問題包括充電網(wǎng)絡不足、電動汽車高昂價格以及電動汽車激勵措施的倒退,導致購車猶豫。英國已將計劃禁止新汽油和柴油車型的日期推遲至2035年。
Meschke強調(diào),高端電動汽車制造商在沒有補貼的情況下也能運營,從銷量細分市場中剔除是錯誤的,未來幾年的增長曲線將決定是否需要重新考慮補貼。保時捷去年投資2.6億美元,在智利建造電子燃料工廠,支持電子燃料技術(shù)。這也是德國在歐盟內(nèi)燃機淘汰計劃面前的立場,保護使用電子燃料的車輛。
歐洲內(nèi)燃機禁令可能面臨前所未有的變動!這對大眾在歐洲市場是很好的消息!
小結(jié)
大眾汽車在2023年的總結(jié)既有全球市場的復蘇,也有在中國市場面臨的一些挑戰(zhàn)。大眾汽車集團的苦日子還在持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