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 01、E-Pit的充電站
    • 02、在美國和歐洲的打法
  • 相關推薦
申請入駐 產業(yè)圖譜

現代汽車的免費送電和E-pit充電網絡

2021/04/07
87
加入交流群
掃碼加入
獲取工程師必備禮包
參與熱點資訊討論

很早之前其實不太看好現代起亞激進的電動汽車發(fā)展計劃,不過從現在的時間節(jié)點來看,傳統車企里面跟著大眾汽車發(fā)展電動汽車平臺,并且貫徹后續(xù)執(zhí)行方略最徹底的還是現代起亞這家賭性很強的汽車汽車。在充電網絡端,現在現代起亞一方面也切入了充電業(yè)務,同時還玩起了送電卡的服務。

最近有兩點:一方面,隨著Ioniq 6和EV6的銷售,現代從今年4月開始,在韓國的高速公路休息區(qū)開設12個E-Pit快速充電站,然后延伸到韓國不同城市建設8個充電站。另外一方面,起亞借助大眾建設的Electrify America快充網絡上發(fā)250度電的免費超快充電卡,這種配合本身快充特性的羊毛,其實是一種很有意思的打法。

01、E-Pit的充電站

從現代起亞在發(fā)布Ioniq 5和EV6,就有不少的韓國消費者下了潛在訂單,兩個車型宣布的信息都是一天有23760和21000的訂單池。為了把這兩臺車,這個特殊平臺特性快充性能盡可能發(fā)揮出來。

備注:800V系統一定是要配合快充特性來說的,我們定義這種快充一般是10%-80% 15分鐘以內才具備的能力,比如比亞迪漢的電壓平臺設置在700V+,但是快充時間為40分鐘,其實意義不大,開設快充網絡對于消費者而言沒有和當下其他競爭對手的產品拉開明顯的差異

這個E-Pit的設計,可能也只是在韓國本土可以進行,有點仿照加油站的樣式來進行的。如下圖所示,這里每個站配置了6個充電樁,提供350kW的充電能力?,F代是想在有限的區(qū)域內布置這些充電站,一方面起到廣告的作用(這個和特斯拉的充電站不一樣,標識和樣式宣傳意味很大),一方面也確實能達到專車專用,這種充電站是很有辨識性的,能有效進行占用車輛的管理(加地鎖)。

備注:其實這里配置的差異足夠能說明問題,對于一般100kW的充電能力,一樁配兩個充電頭比較合適,這樣充電位置多出來一倍,功率可以調整。

圖1 現代在韓國建設的E-Pit的超快充充電站

這個E-Pit目前支持的內容主要包括:

1)快速:這些充電站,主要是配合現代起亞汽車800V系統電動汽車,大約15分鐘內充電80%,充電5分鐘即可行駛約100公里。

2)便捷性“即插即用”功能:這個我們也比較清楚了,主要包括身份驗證,收費和付款。通過App數字錢包進行付費,并且在App上 “充電預約排隊”的服務。在插頭的設計上,也采用了液冷的線纜,降低了重量。并且設計了自動調節(jié)高度,旋轉功能和輔助手柄的功能。并且在充電接口上安裝了自動滅菌的功能。

3)頂棚:這個頂棚的設計是很有意思的,主要考慮在惡劣天氣下也能讓車主下車開充電蓋,充電不會被雨淋到。頂棚上有顯示的信息,方便在附近抽煙休息查看,15分鐘還是比較好熬的。當然,這些充電站是建立在高速公路休息區(qū)的,15分鐘可以分解為若干個3分鐘。

圖2 現代在韓國建設的E-Pit的超快充充電站

02、在美國和歐洲的打法

在現代起亞目前短期內沒辦法輻射的區(qū)域,現代起亞是花錢來復用,比如在美國純電動汽車目前特斯拉占了80%以上。比較好的策略,就是利用大眾建立起來的Electrify America網絡,這次現代是發(fā)了250kWh的充電卡,讓現代的車主直接去用

備注:煙煙買的小鵬是送了3千度電(自營+免費,使用起來有地理的限制),這是目前P7主要的補充方式,在充電站去補電,免費+一次充滿其實很能激勵車主的

圖3 短期內現代起亞是依靠Electrify America來支撐在美國的銷售

 

在歐洲,其實現代起亞去年開始已經推出了自己的打法,通過推出了Charge myHyundai的公共充電服務?,F代主要通過與Digital Charging Solutions(DCS)的合作,通過應用程序來簡化付款充電服務,目前可以支持訪問歐洲范圍內訪問約160,000個充電點,通過注冊Charge myHyundai,從一個平臺從所有主要運營商訪問充電點(在中國由于有了微信和支付寶,打通支付比較容易,在歐洲就需要車企來自己想辦法給用戶解決問題)。其實不排除后面為了推廣,在主要的快充網絡Ionity上也給用戶派電卡。

圖4 充電服務的整合支付是車企在一個區(qū)域內必須要做的,補貼是必須的

 

小結:目前充電網絡對于車企而言,都是促進自身BEV銷售的輔助支撐手段,是需要投入大量資源來支撐消費者體驗和粘性的手段,其實國內的幾家企業(yè)從2021年開始都會大力投入自身快充網絡的建設,核心的動機就是后續(xù)新的充電標準支撐大電流,還有2022年左右快充電芯逐步上量,現代起亞的玩法等國內企業(yè)海外擴張同樣也會遇得到

相關推薦

登錄即可解鎖
  • 海量技術文章
  • 設計資源下載
  • 產業(yè)鏈客戶資源
  • 寫文章/發(fā)需求
立即登錄

筆者 朱玉龍,一名汽車行業(yè)的工程師,2008年入行,做的是讓人看不透的新能源汽車行業(yè)。我學的是測試和電路,從汽車電子硬件開始起步,現在在做子系統和產品方面的工作。汽車產業(yè)雖然已經被人視為夕陽產業(yè),不過我相信未來衣食住行中的行,汽車仍是實現個人自由的不二工具,愿在汽車電子電氣的工程方面耕耘和努力,更愿與同行和感興趣的朋友分享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