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12日,日本汽車制造商對中國在生產、采購零部件的改變,首先由馬自達提出。這家日本整車制造商已經制定出降低對中國零部件依賴的措施。
短期內,要求約200家在華零部件供應商增加庫存,以防其所需的800多種零部件再次出現短缺。為減少物流終端的影響,馬自達將提供支持,把這些庫存轉移到日本國內。根據零部件種類的不同,部分產品轉移到中國之外的工廠進行生產。
中長期,對整個零部件供應網絡進行審查。與零部件供應商合作,在多個工廠生產相同的零部件,優(yōu)先確保替代供應商的利益與安全。與此同時,與零部件供應商分享技術,提高他們在日本國內生產的競爭力。
通過這些采取這些措施,避免每一個零部件集中在中國生產的狀況。
自3月中下旬起,上海及其長三角地區(qū)全域靜默應對新冠疫情的手段,讓馬自達、豐田、本田、日產、斯巴魯、鈴木、三菱、日野、五十鈴等9大整車制造商,在2022財年第一季度(4月-6月)均面臨零部件供應不足的難題,從而被迫頻繁中斷生產。主流乘用車制造商的產量同比降幅在14.1%-24.4%不等。
受此影響,日本整車與零部件的收益大幅下滑。其中,馬自達首季便出現了195億日元(約9.87億元人民幣)的營業(yè)虧損。缺乏穩(wěn)定性及商業(yè)預期的代價,馬自達已經難以承受。
改變,迫在眉睫。
在馬自達的零部件體系中,一級供應商主要由日本和歐洲的廠家組成,但其二級和三級供應商仍需要在中國生產和采購零配件。馬自達所需的芯片和關鍵零部件,均在上海進行組裝,這是造成廣島和防府工廠停產的主要原因。
新冠疫情發(fā)生之前,馬自達和日本汽車曾積極地把零部件工廠搬遷到中國。這一次超過日本關東大地震影響的供應鏈危機,暴露出中國零部件比重偏高的弊端。過去根據供應鏈網絡確定最佳成本的做法,將調整為把零部件留在靠近國內工廠的做法。
奧密克戎仍在肆虐,在確定的應對方式下,馬自達與日本汽車制造商隨時可能面臨新的供應危機,構建多元化的零部件供應體系,逐漸成為日系整車制造商的共識。
錯綜復雜的地緣政治形勢,加速了馬自達的供應鏈從風險最高的據點轉移到另外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