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非原創(chuàng)

深度追蹤,熱點解讀,產業(yè)脈絡,抽絲剝繭

  • 感知決定智能——《2025車規(guī)傳感器產業(yè)分析》報告
    感知決定智能——《2025車規(guī)傳感器產業(yè)分析》報告
    智能汽車加速演進,傳感器成為感知系統(tǒng)核心。《2025車規(guī)傳感器產業(yè)分析報告》聚焦MEMS、CIS、毫米波雷達等關鍵領域,梳理技術演進路徑與市場格局,洞察國產廠商的突圍方向。報告指出,車規(guī)傳感器正推動產業(yè)由“功能分散”向“系統(tǒng)集成”升級,是智能駕駛落地的關鍵抓手。立即下載報告,掌握感知變革的核心動力。
    745 4小時前
  • AI PC爆發(fā)前夜,高性能內存如何突破性能天花板?
    AI 的快速發(fā)展正在重塑 PC 市場,對內存帶寬和容量的需求將持續(xù)加速增長。由先進內存接口芯片組驅動的高性能 LPDDR5 和 DDR5 內存模塊,將成為釋放 AI 巨大潛力的關鍵所在。
    805 22小時前
  • 決戰(zhàn)無線連接,藍牙技術聯(lián)盟如何把握中國市場?
    決戰(zhàn)無線連接,藍牙技術聯(lián)盟如何把握中國市場?
    “藍牙技術聯(lián)盟的愿景一直都是“連接世界,共創(chuàng)美好未來”,特別希望我們的成員公司能夠通過藍牙科技達及全球,以實現互聯(lián),創(chuàng)造一個更便捷、更健康、更具生產力以及更加可持續(xù)的世界?!苯?,在藍牙亞洲大會的媒體交流環(huán)節(jié),藍牙技術聯(lián)盟首席市場官孔德容如是說。 藍牙技術聯(lián)盟首席市場官孔德容 自藍牙技術誕生起的20多年間,伴隨每次技術標準的版本迭代,藍牙的應用場景確實在不斷拓展。從傳統(tǒng)陣地包括藍牙耳機等消費類音頻
    932 05/27 14:58
  • MCU革命!xMemory讓汽車硬件不換也能跟上OTA升級步伐
    MCU革命!xMemory讓汽車硬件不換也能跟上OTA升級步伐
    PCM并非新技術,早在20年前就已經存在行業(yè)中,并且隨著汽車行業(yè)對于可靠性和可用性方面要求的不斷提升,PCM技術也在持續(xù)改進改進。當前,意法半導體的PCM已經符合市場最嚴苛的汽車可靠性要求標準,在耐高溫方面,可以在165℃節(jié)溫下穩(wěn)定運行,符合AEC-Q100標準規(guī)定;在耐輻射能力方面,是同類產品中表現最優(yōu)異的;在能效方面,即便在更惡劣工況下也能降低功耗;在技術成熟度方面,相較于后eFlash NVM技術,PCM已經是成熟技術,開始制定相關標準化作業(yè)流程。如果拿RRAM、MRAM、閃存等 NVM 技術相比,意法半導體的ePCM 在能效、性能、面積 (PPA) 指標上的表現更好。
    928 05/27 11:44
  • 世界芯片地圖——深圳(下)
    世界芯片地圖——深圳(下)
    上一篇《世界芯片地圖——深圳(上)》,我們主要圍繞深圳市半導體與集成電路產業(yè)歷史、政策、產業(yè)分布等情況做了梳理。今天,我們對深圳市23家上市公司2024年的的營收、凈利潤、毛利率、研發(fā)投入進行了梳理,以及代表性公司的營收結構做拆分,以便大家對深圳的芯片產業(yè)有更深入了解。 一、深圳各公司排名 1.1、營收 圖|營收/億元 來源:與非研究院 根據對深圳23家半導體相關產業(yè)的營收排名,2024年,存儲板
    3122 05/27 10:07
  • 大模型“內卷”,打不過就加入——開發(fā)者從哪做起?
    與其去參與大模型的“內卷”,不如去做大模型應用開發(fā),因為大模型一般要和應用結合才能在各種場景落地,所以加入大模型應用開發(fā)賽道,可能是個人提升自我的有效途徑。
    709 05/26 19:21
  • 《元器件動態(tài)周報》—消費類IC需求依然疲軟,復蘇標志顯現
    《元器件動態(tài)周報》—消費類IC需求依然疲軟,復蘇標志顯現
    ? 核心觀點 2025年4月份整體消費類IC器件仍顯疲軟,但調諧器等個別細分器件出現強勢反彈; 交付周期普遍縮短,遙控IC成為唯一同比增長的品類,顯示產業(yè)鏈在局部恢復中逐步提速、庫存消化趨于平穩(wěn)。 價格走勢呈現分化,總體仍偏弱,結構性上漲背后反映的是恢復基礎尚不穩(wěn)固、市場回暖力度有限。 三大維度解讀消費類IC最新供需動態(tài) ? 市場需求分析Demand 2025年4月份,消費類
    807 05/26 15:22
  • 與GPU共生進化,Supermicro液冷革命進入2.0時代
    當NVIDIA B200 GPU將單芯片算力推至20PetaFLOPS時,數據中心的液冷革命也在如火如荼的進行中。Supermicro作為全球AI服務器龍頭,其液冷方案迭代已與GPU性能形成了共生進化。這也揭示了數據中心未來發(fā)展的方向——AI算力革命的上半場拼芯片性能,下半場則更注重能源效率。
    1049 05/26 12:35
  • 小米玄戒雙芯:中國智造的新起點
    小米玄戒雙芯:中國智造的新起點
    2025年5月22日的小米15周年戰(zhàn)略發(fā)布會,注定載入中國科技史冊。不僅有玄戒O1,更有玄戒T1,意味著小米"造芯夢之路"照進現實。 量變到質變 這條道路始于2014年松果電子的成立。那時的小米尚不知造芯之難,哪吒2中有一句話描述得很貼切,“因為我們都太年輕,不知天高地厚”,澎湃S1用28nm工藝和羸弱的基帶性能換來的是市場質疑。但正是這次挫折讓小米找到“農村包圍城市”的突圍路徑:通過澎湃C1影像
    1160 05/23 09:57
  • 從“盆景”到“森林” ——《2024中國智算產業(yè)全景調研》報告
    從“盆景”到“森林” ——《2024中國智算產業(yè)全景調研》報告
    盡管我們還處在智算時代的發(fā)展初期,但生成式AI和新一代算力基礎設施已在多個領域展現出巨大潛力。推出了這份《2024中國智算產業(yè)全景調研:技術重構與演進》,對我國智能算力總體情況、智能算力應用及技術發(fā)展現狀進行系統(tǒng)性梳理,希望對您理解核心技術脈絡、把握行業(yè)趨勢帶來一定啟發(fā)。
    1183 05/23 09:55
  • 《元器件交易動態(tài)周報》——ASIC/MCU/MPU:需求分化、供應收縮、價格高壓
    《元器件交易動態(tài)周報》——ASIC/MCU/MPU:需求分化、供應收縮、價格高壓
    2025年ASIC/MCU/MPU市場在AI紅利與地緣風險間博弈,呈現“需求分化、供應收縮、價格高壓”的三重特征,企業(yè)需“敏捷供應鏈+技術壁壘”雙輪驅動破局,在技術迭代、供應鏈韌性和成本控制間找到平衡,才能在動蕩中把握增長機遇。
    1517 05/22 11:10
  • 從AT&S看全球PCB和半導體封裝載板發(fā)展現狀
    從AT&S看全球PCB和半導體封裝載板發(fā)展現狀
    在PCB領域,市場增長主要由AI和航天驅動,高端智能手機市場保持穩(wěn)定,但價格壓力持續(xù)存在,美國汽車與工業(yè)市場仍然疲軟,歐洲更為明顯,其中歐洲PCB生產總值同比下降5%,產量同比下降2%。 在半導體封裝載板領域,AI投資依然強勁,傳統(tǒng)數據中心需求仍然低迷,2024年整體價格壓力顯著。在ABF載板市場,盡管市場有需求,其中服務器領域出貨量同比增長17%,回到2022年水平,筆記本電腦領域出貨量同比增長3%,仍比2022年低10%,但由于價格下降,整體產值還是同比下降了5%。與此同時,這個產業(yè)中庫存爬升跡象初現。
    1593 05/22 10:30
  • 世界芯片地圖——深圳(上)
    世界芯片地圖——深圳(上)
    深圳,簡稱“深”,別稱鵬城,是國務院批復確定的中國經濟特區(qū),是對外開放門戶、國際科技創(chuàng)新中心重要承載地,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qū),還是粵港澳大灣區(qū)四大中心城市之一。2024年,深圳市實現地區(qū)生產總值36801.87億元,比上年增長5.8%。作為中國科技創(chuàng)新與經濟發(fā)展的前沿陣地,不僅是全球電子信息產業(yè)的重要樞紐,更在半導體與集成電路領域展現出強大的競爭力與發(fā)展活力。 一、深圳半導體與集成電路產
    4214 05/22 10:06
  • 國產全面替代,技術深度融合丨2025激光加工行業(yè)—榮格技術創(chuàng)新獎頒獎典禮現場記
    國產全面替代,技術深度融合丨2025激光加工行業(yè)—榮格技術創(chuàng)新獎頒獎典禮現場記
    5月20日,由榮格工業(yè)傳媒主辦的“2025激光加工行業(yè)—榮格技術創(chuàng)新獎”在2025激光加工與先進制造技術論壇同期舉行。今年激光加工行業(yè)的榮格技術創(chuàng)新獎,自發(fā)起征集以來一共收到57家企業(yè)申報的71項創(chuàng)新產品。從最終的獲獎名單不難看出,“國產全面替代”和“技術深度融合”是今年兩個比較突出的特點,也反應了當下國內激光產業(yè)的真實寫照(具體獲獎名單見文末附件)。
    1072 05/21 11:19
  • 本土MCU芯片上市公司營收top10 | 2024年
    本土MCU芯片上市公司營收top10 | 2024年
    2024年,中國本土MCU市場呈現出蓬勃發(fā)展的態(tài)勢。國內廠商在技術創(chuàng)新和市場拓展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在政策支持和市場需求的雙重驅動下,國產MCU加速崛起,市場份額逐步擴大。 一年一統(tǒng)計,本期與非網聚焦本土MCU芯片上市公司,詳盡梳理頭部上市公司的2024年營業(yè)收入規(guī)模和企業(yè)動態(tài)。往期可參考《本土MCU芯片上市公司營收top10 | 2023年》 根據與非網不完全統(tǒng)計數據,下圖為2024年MCU芯片
    4218 05/21 10:00
  • 國產EDA是偽命題?
    國產EDA是偽命題?
    “EDA只有藍海沒有紅海,非生即死?!?“任何以國產替代和賺錢為目的去做EDA的公司都不會長久?!?“軟件是生產力,而非生產成本,因此EDA一定是價值定價,而非成本定價。”
    779 05/20 15:49
  • 輔助駕駛邁向全民標配,為旌科技迎接“智駕平權”東風
    輔助駕駛邁向全民標配,為旌科技迎接“智駕平權”東風
    7-15萬元車型的市場規(guī)模是豪華車的數十倍,但成本敏感度呈幾何級數上升。這種市場特性催生了獨特的"芯片辯證法"——既要將芯片成本壓縮至極致,又必須保障基礎體驗的完整性。
    461 05/20 15:05
  • 成就新型空戰(zhàn)的天空之眼——相控陣雷達
    成就新型空戰(zhàn)的天空之眼——相控陣雷達
    雷達,是英文Radar的音譯,源于radio detection and ranging的縮寫,意為“無線電探測和測距”,即利用電磁波對目標(飛機、船舶、坦克等)進行探測、定位和識別的電子裝備。雷達是武器裝備的“千里眼”和“順風耳”,交戰(zhàn)雙方依靠雷達識別并測定目標位置和運動參數。自雷達問世以來,隨著戰(zhàn)爭形態(tài)的演變快速發(fā)展,陸基、機載、艦載等型號雷達層出不窮,其應用場景也越來越廣泛。當前,雷達在作用
    6383 05/20 08:46
  • 鎖定數萬億美元賽道,解讀英偉達轉型AI基礎設施的三大關鍵戰(zhàn)略!
    鎖定數萬億美元賽道,解讀英偉達轉型AI基礎設施的三大關鍵戰(zhàn)略!
    從GPU到AI基礎設施,英偉達的戰(zhàn)略眼光早已超越了系統(tǒng)供應商、數據中心方案提供商,鎖定了數萬億美元價值的AI基礎設施行業(yè)。
    1164 05/20 08:30
  • AMHS國產化拐點已至,彌費科技能否改寫全球格局?
    AMHS國產化拐點已至,彌費科技能否改寫全球格局?
    磁懸浮軌道和空中機器人立體作業(yè)技術將成為下一代AMHS的發(fā)展方向。這些技術將徹底解決傳統(tǒng)接觸式傳輸的摩擦、污染和能耗問題,實現超高速全向搬運和全空間智能調度。
    1537 05/19 13:25

正在努力加載...